原标题:消协组织发布消费提示 食品包装里的这些,切莫误食 近日,孕妇误食零食袋中的脱氧剂事件登上热搜,不少消费者发出疑问:误食脱氧剂会有什么后果?为此,市消协、中消协日前发布消费提示。 消协人士表示,脱氧剂通常有铁系脱氧剂、亚硫酸盐脱氧剂和抗坏血酸脱氧剂等。其中,铁系脱氧剂的应用范围最广,其成分主要是铁粉以及一些氯化钙、盐、活性炭等辅助成分,这些成分对人体都是相对比较安全的。亚硫酸盐脱氧剂通常用于葡萄酒中,缓慢释放出二氧化硫,对防止葡萄酒氧化有重要作用,国家标准规定葡萄酒中的游离二氧化硫不高于50毫克/升。开酒后可通过醒酒来排除酒体中二氧化硫。抗坏血酸脱氧剂是脱氧剂中安全性较高的一种,俗称维生素C,易在氧气的存在下发生氧化反应,从而除去环境中的氧气,该脱氧剂常用来除去液态食品中的氧。总体来说,食品中少量的脱氧剂不会产生毒副作用,但脱氧剂非食品,应避免食用。 干燥剂有硅胶干燥剂、生石灰干燥剂、氯化钙干燥剂等。硅胶干燥剂呈透明圆珠颗粒,不溶于水和其他溶剂,化学性质稳定,在胃肠道不能被吸收,若不小心误食,会通过排便排出体外,一般不会对人体降造成威胁。氯化钙干燥剂本质是一种盐类,误食基本对人体无害,可通过喝水或者牛奶进行稀释。需要注意的是生石灰干燥剂,其成分为氧化钙,遇水后会变为氢氧化钙,并释放热量,若不小心食入,容易刺激黏膜,造成食管损伤和胃溃疡,尤其要避免儿童接触此类干燥剂。 (记者王绍芳) 本资讯标题,消费提示:食品包装里的这些,切莫误食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20 00:44 , Processed in 0.193141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