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查看内容

食品安全消费提示:馒头甜滋滋 都是老面发酵吗?

评论: 0|来自: 中国消费者报

摘要:   记者 李建   用面肥(也叫面引子、面酵子)做的老面馒头,松软可口,越嚼越香,还有淡淡的甜酒香气,深受人们喜爱。然而,四川省市场监管部门抽检发现,有些所谓的老面馒头其实是不良商家在面粉中加入了甜味剂 ...

  记者 李建

  用面肥(也叫面引子、面酵子)做的老面馒头,松软可口,越嚼越香,还有淡淡的甜酒香气,深受人们喜爱。然而,四川省市场监管部门抽检发现,有些所谓的老面馒头其实是不良商家在面粉中加入了甜味剂。馒头里为啥不能添加甜味剂?吃了有甜味剂的馒头有危险吗?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邀请食品安全领域的专家揭示了个中玄机。

  抽检:老面馒头检出糖精钠

  馒头是我国的传统面食,属于发酵面制品。市面上除了常见的白面馒头外,还有荞面馒头、红糖馒头等,是百姓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食之一。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从四川省市场监管局了解到,该局今年在抽检馒头产品时,发现不合格项目中有糖精钠。四川省市场监管局食品抽检秘书处主任、高级工程师王健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甜味剂是赋予食品甜味的物质,属于食品添加剂中的一类,主要分为天然甜味剂,如甜菊糖苷、罗汉果甜苷、山梨糖醇、麦芽糖醇等,以及人工合成甜味剂,如甜蜜素、糖精钠、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等。人工合成甜味剂化学性质稳定,甜度远高于蔗糖。

  甜味剂在食品工业中十分常见,可以按照国家标准规定在多种食品中有条件地使用,糕点、饮料、蜜饯中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不过,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馒头生产加工中不能使用甜蜜素、糖精钠等人工合成甜味剂,任何馒头品种都不得走捷径,通过添加这两种物质来获得甜滋滋的口感。

  解读:馒头为啥不能添加甜味剂

  同样是甜味剂,为啥糕点能用馒头不能用?

  王健解释说,一种食品中是否可以添加某种食品添加剂,需要综合考量其安全性和工艺必要性。馒头作为一种日常摄入量较大的主食,和糕点在饮食结构中的作用区别很大,而长期大量食用含甜味剂的食品,并不是一种降安全的选择。

  相关研究显示,有些甜味剂如甜蜜素摄入过量,有可能会对人体的肝脏及神经系统造成危害。特别是对代谢排毒能力较弱的老人、孕妇、小孩,危害更为明显。而如果过量食用含糖精钠的食品,可能会影响肠胃消化酶的正常分泌,降低小肠的吸收能力,使食欲减退。

  因此,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对甜蜜素的使用范围和用量要求作了明确规定,比如甜蜜素在水果罐头、果冻、冰淇淋类冷冻饮品、固体复合调味料等食品中的最大使用量为0.65g/kg,在面包、糕点、方便米面食品(仅限调味面制品)中的最大用量为1.6g/kg,在果酱、熟制豆类等食品中的最大用量为1.0g/kg,在果糕类、凉果类蜜饯食品中的最大用量为8.0g/kg,在熟制坚果与籽类食品中的最大用量包括1.2g/kg(脱壳类)和6.0g/kg(带壳类)两种。未在该标准中明确规定使用量的食品,都不得随意添加甜蜜素。

  不法商家使用甜味剂来蒸馒头,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为了节约成本,甜蜜素、糖精钠等甜味剂的甜度比普通蔗糖高出几十倍甚至几百倍,这意味着相同的成本,商家可用于制作更多的馒头;二是为了迎合大众口味,消费者普遍喜甜,略带甜味的馒头更容易受到消费者青睐;三是缺少相关知识和意识,有些商家看到别人用甜味剂改善馒头的口感销售效果不错,于是也跟着用。还有些商家对标准理解不到位,搞不清楚馒头的分类,觉得馒头和糕点差不多,糕点都能用,馒头也应该能用。

  释疑:吃了有甜味剂的馒头会有危险吗

  既然馒头不在允许添加甜味剂的食品之列,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吃了含甜味剂的馒头就很危险呢?

  王健解释说,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甜味剂既不是魔鬼也不是毒药,在糕点果酱等食品中按照标准规定合理使用甜味剂是允许且安全的,科学合理使用甜味剂还能帮助部分人群降低糖分的摄入,促进人体的降。

  虽然过量食用合成甜味剂确实会对人体有害,但庆幸的是,很多甜味剂的增甜效果实在太好,甜到发齁的馒头肯定没人愿意吃,所以不法商家不会无所顾忌地使用。因此,如果少量食用了违规添加甜味剂的馒头,不必过于惊慌。建议关注身体状况,有不适感及时就医。

本资讯标题,食品安全消费提示:馒头甜滋滋 都是老面发酵吗?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11-14 14:35 , Processed in 0.04268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