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晶卉 假泰国香米、打脸美容针、直播间里的苦情戏……今年央视3·15晚会以用诚信之光照亮消费信心为主题,关注消费领域的违法侵权现象,曝光了多个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案例,其中,多年前曾曝光的香精大米再次成为关注点。 在琳琅满目的大米商品中,泰国香米凭着扑鼻清香深受消费者喜爱,但市场上销售的泰国香米与泰国真的有关吗?昨天的央视3·15晚会第一弹就瞄准了香精大米。 〔徽寿县永良米业,库房里放着一堆堆加工好的大米,外包装上写着‘泰子王’二代泰国香米,但工作人员坦言,这里的泰国香米实际和泰国没有任何关系。同样,在安徽香王粮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仓库里堆放着数十吨大米,外包装写着泰国茉莉香米,但公司负责人沈经理也承认,这些大米同样和泰国没有任何关系,香味是因为添加了香精,勾兑了香精的泰国香米可卖更高的价格。而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明确规定,不应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 香味不够,香精来凑。央视记者顺藤摸瓜找到了仓库角落里的白色塑料桶,而这些香精则来自上海朗枫香料有限公司。在该公司的厂房里,央视记者看到成百上千种原料被随意堆放,大部分外包装上贴着各种代号,看不到具体名称。一位姓郭的经理从库房拿来两种大米香精,它们分别模仿了不同香米的香味,稻花香是2、泰国香米是1。除了制作出售大米香精外,这里还加工生产其它食用香精。 在3·15晚会曝光了香精大米后,记者连夜跟随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驱车前往涉事企业位于浦东新区古博路的厂房。园区负责人、新抄济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蔡一新介绍,这家企业是2017年入驻园区的,主要从事鱼饵等产品的生产。 记者走进二楼的厂房,立刻能闻到一股刺鼻的香精味,这里随处堆满了各种各样的香精原料。此时,市、区两级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均已赶到现场,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执法支队三中队副中队长邓雯宽示,从目前取证情况看,该企业主要生产鱼饵等产品,不具备食品添加剂生产资质,目前正在进一步调查,调查结果将进一步反馈。 另据企查查App显示,涉事企业之一——安徽香王粮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信息显示,该公司食品生产许可证证书名称:大米(分装)已于2017年12月失效。 本资讯标题,加了香精的大米摇身变成泰国香米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11-14 20:21 , Processed in 0.04216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