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首次提出将南沙建设成为城市副中心 中国证券网讯 上周末,广州市委十届九次全会落下帷幕并审议通过了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为枢纽型网络城市建设提供了路线图和施工图。 据南方日报8月8日报道,实施意见显示,广州首次提出将南沙建设成为城市副中心,未来南沙将实现1小时直达珠三角主要城市。同时,将在白云机场(13.070, -0.12, -0.91%)建设T3航站楼高铁站,将高铁、城铁、地铁等多种交通方式在机场汇集。 下一步,广州将打造30公里精品珠江,从而集聚高端要素资源,其中将高水平规划建设珠江新城、广州国际金融城、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融合发展的黄金三角区,建成广州总部、金融、科技创新高地。 实施意见提出,广州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重点通过航空、航运和科技创新枢纽的打造,汇集全球高端要素,集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强化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国家中心城市职能,成为世界城市体系的核心节点。 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互联互通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是关键。实施意见提出,将建设世界级空港、海港和铁路网络,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 在交通网络方面,实施意见提出,依托广州空港经济区、黄埔—南沙港区和广州南站等铁路站场作为网络的极核,通过扩充和做强航空线、航运线、铁路线网、城市高快速路和轨道交通线网,构建空铁联运、海铁联运的网络线路骨架,形成大交通格局。 其中,广州将强化白云国际机场和广州北站的空铁联运系统,建设T3航站楼高铁站,将高铁、城铁、地铁等多种交通方式在机场汇集,拓展机场腹地。 而首次被赋予建设广州城市副中心使命的南沙,也将重点建设连接广州中心城区的快速轨道、快速道路体系,实现半小时直达中心城区,半小时到达深圳、东莞、中山、佛山等临近城市,1小时到达珠三角主要城市。 不仅是交通大动脉,信息大动脉也将全面打通。广州是我国三大通信枢纽之一,下一步,广州将强化国际信息枢纽功能,建设完善高速、移动、安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实施大数据战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在城市智慧管理方面,广州将实施互联网公共服务,发展智慧水务、智慧管网、智慧建筑和智慧社区,扩展民生服务智慧应用,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在提升城市建设水平方面,实施意见提出,将科学统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到2020年,全市建成地下综合管廊300公里。同时,积极开展轨道交通物业开发,建设零换乘交通综合体,引导城乡建设向地上、地下空间发展。 此外,则是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再建一批示范性高中,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推动优质民办教育发展。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15 13:00 , Processed in 0.12221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