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致力于招商引资和个人投资的‘退役军人回乡创业标兵’施林锋、李晓峰等10名同志上台领奖……” 7月31日下午,在唐州大剧院举行的唐河县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表彰大会上,全县49名退役军人回乡创业、道德模范、平安建设、基层干部、脱贫攻坚五个类别的标兵,11个双拥工作先进单位代表,30名双拥工作先进个人披红戴花,接受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并为退役军人标兵发放奖金49000元。 退伍标兵价值引领,双拥创建凯歌高奏。唐河曾先后被国家民政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命名为全国拥军优属模范县、爱心献功臣先进县,连续六届保持了“河南省双拥模范县”荣誉。日前,再次被河南省委、省政府、庶分区授予双拥模范县荣誉,成功实现七连冠。 唐河县委书记李德成说:“唐河作为人口大县、兵源大县、大别山革命老区县,双拥传统深厚、基础扎实,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全县军民患难与共、团结奋斗,为全面建成械社会、加速构建‘强富美高’新唐河积累了深厚底蕴和强大动能。” 纵观唐河县“河南省双拥模范县”的创建之路,一个军爱民、民拥军的“唐河模式”日臻成熟;; 体制机制双保障 创优环境聚合力 7月29日,周六。县四大班子领导利用休息时间,带着慰问金和慰问品慰问驻唐官兵、武警战士和军队离退休老干部。与此同时,全县各级各部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庆八一”系列活动。 日渐浓厚的“双拥”氛围背后,是持续完善的领导体制机制。 唐河成立了以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为正副组长、52个职能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县双拥办核定编制3人,每年拨付工作经费8万元,双拥工作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及部队建设的总体规划。修订完善军地联席会议制度、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制度等18项,形成了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活动有安排,成员单位职责明确,双拥资料齐全完备的工作格局。 在唐河,双拥工作被定位为“一把手工程”,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完善双拥工作目标任务分解细化和部门责任制,形成“双拥责任人人扛,人人肩上有责任”压力传导,营造出了有人管事、有人办事、有钱办事的双拥工作良好环境。 唐河县委把双拥工作纳入县域发展绩效评价体系,作为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评价的重要内容,健全机构,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完善了党委牵头、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军地互动、高效运作的工作机制,形成了“军地合作一股劲、军民团结一条心、全县配合一盘棋”的整体合力。 双拥教育走在前 全民国防成共识 时值暑假,酷暑正盛。但在唐河县革命纪念馆,前来追寻先烈事迹、接受革命教育的中小学生依然络绎不绝。作为全县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纪念馆每年接待游客达到50多万人次。 这是唐河持续加强双拥光荣传统教育和全民国防教育这项基础工程的见证之一。 唐河先后投资近亿元新建唐河革命纪念馆、唐河县烈士陵园、唐河县社会福利中心、唐河县康复优抚医院等双拥优抚项目,为退役军人提供活动、交流、学习、娱乐、休养、医疗、养老、救助等服务平台。这些项目投入使用后,受到上级部门和社会群众的广泛关注,成为双拥工作新型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了褒烈育人、红色教育、拥军优属、军地融合等多元化功能。依托这些项目,全县广泛开展多层次的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把国防教育扩大延伸到全社会,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国防教育网络。 历年来,全县22个乡镇(街道)每年都坚持开展1次国防教育讲座,举办1次军事知识、革命传统教育,把学校作为国防教育的主阵地,全县500多所中小学均开设了国防教育课,举办中学生军训,接受军事化教育。 作为兵源大县,唐河每年都超额完成征兵任务,没有发生过责任退兵,连续多年被评为征兵工作先进县。县里充分发挥县革命纪念馆、县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阵地的作用,全县各级党组织组织党员累计举办40多场重温入党誓词、廉政教育和党史图片巡展活动。投资150多万元制作多个大型“双拥”标牌,组织文艺演出,制作了双拥专题片,在县电视台连续播放,形成了双拥宣传教育新格局,使双拥精神深入人心,军民共建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真金白银见行动 官兵之家乐融融 深情拥军,既要喊出号子,还要迈出步子。唐河用真金白银改善“官兵之家”的基础条件,把实事办到了官兵心坎上。 针对县武警中队营房陈旧、面积小,难以满足官兵生活训练需求的实际,县政府拨专款800多万元新建占地12亩、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的多功能现代化营房,将县武警中队进行了整体搬迁;县财政投资70万元为县消防大队维修改造营房。 每年春节、“八一”期间,组织对驻唐部队官兵进行慰问,年捐赠慰问物品价值30余万元。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企业等,为人武部、消防中队、武警中队配备彩电、空调、电脑等用品,相关部门对部队的粮、油、水、电、通讯方面的保障供应也予以优先解决。 近年来,先后对演习拉练途经唐河的解放军某部等7个部队进行慰问,并累计派出300多名公安干警、交警疏通道路维护秩序,多个部队首长致信唐河县委、县政府,表示满意和感谢。 驻地为家注真情 急难险重扬美名 今年3月19日,唐河县恒大加油站南侧约150米处一小货车和大货车相撞,小货车驾驶员被困在严重变形的车头内,随时有生命危险。消防官兵迅速出动两辆消防车赶赴现场进行救援,利用车载牵引装置拉伸货车驾驶室,被困人员被顺利解救送医,围观群众把赞赏的掌声送给了他们。 在唐河群众眼里,驻唐官兵们就是危难“守护神”和解困“主心骨”。因为驻唐部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真心把驻地当故乡,视人民如父母,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重点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主动承担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和维护群众利益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先后出动官兵400多人次,义务参与修建水渠、植树造林等活动,县人武部成立高炮分队,对80名民兵进行严格训练,共帮助地方人工增雨60余次。广泛开展扶贫帮困活动,捐款、捐衣物,帮扶重点优抚对象、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人员、残疾人、贫困学生等。驻军单位主动参加抢险救灾,分别成立了3个抢险救灾兄队,先后6次参与地方自然灾害应急处置。每年组织消防官兵深入学校、工厂、机关宣传消防知识,进行模拟火灾现场逃生训练,累计受教育群众达18万人次。 优抚政策出真力 帮扶解困很给力 唐河在“优抚新政”上,建立了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医疗保障制度等,特别是对一至六级残疾军人医疗费接近于全额报销,六级以下残疾军人医药费报销比例也达到50%以上。 这是县委、县政府为优抚对象带来的“医疗福利”。 不仅仅在医疗方面,唐河推动优抚政策落地生根,落实了农村义务兵优待金以县统筹、按标准发放,维护了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对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家属随军、随迁、随调以及子女入学入托等,特事特办、优先解决。同时,采取计划安置、政策扶持、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相结合的办法,积极探索城镇退役士兵安置市场化的新途径,收到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事实上,唐河始终高度关注退役军人帮扶解困工作。全县成立了县双拥优抚对象服务中心,下设22个乡镇(街道)双拥优抚对象服务站、525个村(社区)双拥优抚对象服务站、共近600名联络员。县乡村三级联动,通过制定帮扶计划、开展走访慰问、实行结对帮扶、实施社会救助、开展就业扶持等措施,先后帮助全县5200名重点优抚对象有效地解决了生活、卓、医疗、教育、就业等难题,受到优抚对象广泛好评。 自开展新一届省级双拥模范县创建以来,全县累计已发放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款2.5亿元,义务兵家属优待金0.6亿元,优抚对象医疗补助350万元,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一次性经济补助0.35亿元;投入650万元组织1890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参加汽车驾驶、计算机培训,军休干部政治、生活待遇落实到位。目前,符合政府安置政策的退役士兵5774人全部安置到位,在县财力困难的情况下划拨1400万元用于缴纳退役士兵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退役标兵显作为 向善思进助腾飞 捐资修建水利、路灯设施、居民文化广场、照料孤寡老人和贫困户,曾被央视“道德观察”报道的道德模范标兵王书建;冒着生命危险勇救落水儿童的道德模范标兵孙春旺…… 翻开唐河县退役军人的“英雄谱”,在唐河这片双拥工作的温润沃土上,留下了退役标兵们的闪光足迹。 唐河作为兵源大县,现有退役军人5.5万人,重点优抚对象1.2万人。多年来,这一群体在全县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改革发展的中坚力量,为促进全面建成械社会、加速构建“强富美高"新唐河,作出了积极贡献。 唐河以“学先进,树正气,行善举,做出彩唐河人”的“学树行做”活动为载体,号召全县退伍军人和干部群众,学习退役标兵们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开拓精神,争做回乡创业、自主创业的模范;学习他们心系群众、为民造福的优良品格,争做扶危济困、脱贫攻坚的模范;学习他们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争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学习他们克勤克俭、任劳任怨的职业操守,争做扎根基层、爱岗敬业的模范;学习他们见义勇为、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情怀,争做维护稳定、建设平安唐河的模范。如今,全县共涌现包含退役标兵群体在内的300多名先进典型人物。(刘振伟 丰兴汉 左力)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22 09:09 , Processed in 0.04397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