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社会快讯 查看内容

南阳市强制隔离戒毒所:以爱的名义让高墙内充满阳光

评论: 0|来自: 河南法制报

摘要: 南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朱海军(中)到戒毒所指导工作 2013年10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南阳市强制隔离戒毒所,紧紧围绕两基础、四深化工作,一直在进行如何有效戒毒的有益探索和实践,并圆满完成各项监管任务 ...

南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朱海军(中)到戒毒所指导工作

2013年10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南阳市强制隔离戒毒所,紧紧围绕“两基础、四深化”工作,一直在进行如何有效戒毒的有益探索和实践,并圆满完成各项监管任务。2015年被公安部授予“二级强制隔离戒毒所”;2016年被公安部评为“全省吸毒人员大收戒专项行动先进单位”、被省公安厅评为全省公安监管系统“大收戒”成绩突出强制隔离戒毒所;2017年被南阳市公安局授予“医疗卫生专业化成绩突出监所”。3年多来,该所有5名民警被市公安局荣记“个人三等功”、3名民警被荣记“个人嘉奖”、3名民警被评为“优秀人民警察”。

成绩的背后凝聚着全所民警的辛勤与汗水。7月27日,伴着清晨的阳光,记者来到南阳市强制隔离戒毒所,通过对监管警察和戒毒人员近距离采访,揭开该所的“神秘面纱”。

以人为本营造温情的受戒氛围

“天下难事,比作于易。天下大事,比作于细。”走进南阳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大门,映入眼帘的就是“所训”。

据了解,该所对外是隔离的,接收南阳市各地公安机关送来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戒毒人员一入所,就要对他们进行身体降检查和安全检查,并对男性戒毒人员和女性戒毒人员、成年戒毒人员与未成年戒毒人员分室管理,单独管理,统一戒毒人员的行为,实行戒毒人员一日生活制度化。戒毒所内分为脱毒、康复等区域,形成相对独立的戒区。

记者看到,每个戒区都有一道铁门把守,里面是监管民警的办公室、医务室、谈话教育室和戒毒室。行走在戒区的走廊上,置身在这幢井字形结构的建筑中,各个戒区尽收眼底,戒毒人员个个面色红润,精神不错,他们或听民警上课,或读书看报、或做手工劳动,一切都那么井然有序。一位监管民警告诉记者,刚入所时他们可不是这样的,有些戒毒人员在外面不但自个吸毒,而且还参与集体“溜冰”等疯狂活动,他们透支自己的生命能量,刚入所的时候,无一例外,他们中的每一个躯壳看上去都几近憔悴。

“打铁还需自身硬”。为了让戒毒人员感受到“家”的温暖,该所始终把队伍建设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牢固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不断加强队伍作风建设。

“所领导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把‘两学一做’贯穿于工作实际中,学习法律法规,为规范监管民警执法行为奠定基础。”该所指导员鲁楠说。

同时,该所以党建工作为抓手,狠抓民警思想作风教育,进一步培养所民警爱岗敬业、恪职守、勇于担当的精神,纯洁队伍思想,做到廉洁自律,克己奉公;通过举办岗位练兵活动,分期分批,跟班作业,采取请进来,走出去、集中轮训等办法,强化民警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技能;建立队伍隐患研判机制,列出重点人员,对有“早小苗”问题的,严防“早小苗”现象发生。重点人员采取所班子集体谈话,单独谈话,给家属一封信等形式,与家属建立共同监督机制,保证八小时之外民警的活动有所约束。3年多来,该所民警未出现一起违法违纪案件。

“一朝吸毒,终身戒毒,一生想毒。”对于每一个吸毒者而言,戒毒都似一场与魔鬼拉锯的救赎。所幸,戒毒路上,充满爱的温暖。

如何让他们成功“脱毒”?该所一直在进行有益的探索与研究。

创新戒毒管理工作。该所依据成瘾医学中的治疗阶段将戒毒过程分为四个时期:生理脱毒期、身心康复期、综合矫治期及回归适应期。针对不同时期戒毒人员的生理、心理状况分别采取相应的管理教育措施。通过分期管理,使每个民警的工作程式化。临床医生和戒毒医生在分期管理时侧重不同,解决了警力不足的问题,同时节约了医疗资源。提高管理教育的针对性,增强了管理教育效果,得到了省公安厅业务部门的充分肯定。2015年10月,全省公安强制隔离戒毒所“两基础、四深化”现场会在南阳召开,会上该所介绍了“分期管理创新教育”经验,并在全省戒毒所推广。

深化医疗卫生工作。从成立之初,该所就把医疗安全工作放到重要位置,不断加大对戒毒所医疗基础设施的投入,医疗技术水平得到长足的提高,成为监所安全的有力保障。

实行“两院一所”协作模式。即与南阳市第九人民医院、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病医院)合作,由医院派驻所专业医生成立专门门诊。“两院一所”协作模式的运作,使脱毒医生和临床医生相互配合,分工明确。脱毒医生和临床医生,每天保证24小时在所值班。对值班期间学员出现的病情进行处置,并在交接班会上向各个岗位民警通报,保证了对患病人员跟踪治疗措施的落实,通过运行,各个岗位医疗人员,相互协作,保证了该所医疗卫生工作的降发展。

进一步加强“三诊”工作机制。定时巡诊。坚持每天两次,对戒毒人员进行巡诊。做到“四必查”,即出现病情必查,病情变化时必查,用药情况必查,思想情绪必查。切实掌握病情,做到有针对性地治疗。随时会诊。出现疑难病症、突发病情、心理疾病,随时召开由第四人民医院和第九人民医院专家组成的联席会议,进行研究,商量对策,制订解决方案。快速急诊。建立健全危重号抢救制度,完善急救预案,对在所内发生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突发病情做到“三个到位”。即:急救措施到位、后勤保障到位、视频录像到位。

2015年1月,1972年出生的老毕被送到该所进行强制戒毒。由于长期吸毒,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患有重度抑郁。入所后,不与任何人进行交流,趁着上厕所的机会,多次用头部撞击墙壁或地板,出现自杀倾向。得知这一情况后,具备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的副所长王昆鹏及时与南阳市心理医院专家联系,多次集中会诊、心理干预。经过一年一个月的精心治疗,老毕顺利回归社会。提及过往,老毕不停地摇头说:“当时要不是戒毒所管教民警及时发现我的情况,恐怕我早就没了,现在想想都非常后悔,这辈子再也不会了。”

“作为特殊群体的戒毒人员,大多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降条件差,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做到小病不出所、大病及时救治,危重病号通过绿色通道快速处置,同时对符合变更戒毒条件的人员及时建议办案变更措施,杜绝了戒毒人员病亡的发生,仅今年以来我所处置危重病号28人,保证了监所安全。”王昆鹏补充道。

元宵节活动

队列训练

以情感人重建坍塌的心灵家园

最可怕的禁锢,不是身体的禁锢,而是心灵的禁锢!

女学员小唐,母亲70多岁,成年患病在床,只有年迈的父亲照看。2016年春节临近,母亲躺在医院,小唐迫切想问候母亲,表达自己不能在床前尽孝的悔意。

管教民警得知情况后,让小唐把想说的话写下来,并录制了视频。带上小唐的家书、视频及鸡蛋、牛奶等慰问品,管教民警到医院看望小唐的母亲。在医院里,管教民警播放了小唐录制的视频,转交了小唐的家书,介绍了小唐康复改造的情况,并给小唐父母录了视频反馈给小唐。

教育有温度,戒毒才有力度。

得知父母已原谅自己,希望她早日回家后,小唐的心被打开了,流着泪表示:以后坚决服从戒毒所的管理教育,争取早日回归社会,回到那个温馨的家。

“敢于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戒毒信念,虽然离成功戒毒还有很长的路,但毕竟挣脱了自卑自弃的心理束缚,迈出了向毒品宣战的可喜一步。”该所女管教员张学新说。

2014年初,该所对310名吸毒人员进行了专项调查,得出了三个结论:一是戒毒人员学历普遍低下,初中文化以下的占92%;二是戒毒人员亲情疏远,154人的家庭对其失去信心,基本与其断绝来往;三是出所人员就业状况极不乐观,无业的达191人。

缺文化、缺关爱、缺人生目标,导致这一群体道德人格缺失、价值观念扭曲、精神世界空虚。这些问题不解决,精神上的毒素不除尽,即使身体暂时脱瘾了,也随时可能复吸。

如何走出这一怪圈?如何让戒毒人员出去不再进来?该所一直苦苦寻找答案。

“我们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戒毒人员康复多元化,在人性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基础上构建一种‘脱毒-康复-回归’一体化的新模式,由‘要我戒’的强制要求向‘我要戒’的主动宣战,极大地挽救了吸毒人员,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南阳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所长高万山给出了答案。

这种实践,源于戒毒教育理念思维的转变和方法路径的创新。

今年19岁的小刘,方城县人,父母常年在新疆打工,和80多岁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因缺乏家庭的关爱,从12岁起就开始在社会上游荡,一度在KTV内当上了“公主”。为了寻找霓虹灯下的刺激,在同伴的引导下,出于好奇和无知,吸了几口白粉,于是潘多拉魔盒被打开,让她越陷越深,一发不可收拾。上贼船易下贼船难,不知不觉,小刘的生活也失去了控制,开始把自己的身体当本钱,涉足冰毒、摇头丸,直到去年被民警抓获。

这是张学新在帮扶小刘时所记的日记:

我按照往常的节奏,早晨8点钟交接完班,进戒室巡号,进到过渡号的一瞬间,我的目光停到了一个小女孩的身上,眼神再也无法移开,我问她叫什么名字,只能听到喉咙发音,但无法辨清说的什么,同戒室的另一个学员回答道:“报告领导,她说话听不清,昨晚上刚进来的,值班的领导说她叫刘某。”再仔细观察,她目光呆滞,身上脏兮兮,头发又脏又乱,像鸡窝,嘴角流着哈喇子,嘴张着无法合拢,上身衣襟前已被哈喇子流僵了,浑身散发着刺鼻的气味,身体一摇一晃似乎无法站稳,我赶紧示意她坐下。

我的内心再也无法平静,赶紧把她叫到管教室,想对她做进一步的了解,可是问什么她也回答不清,关键是声音发不出来,没办法,问什么,让她手写,问她情况,她写到:已经与父母四五年没联系了,父母和亲戚都不会管她,家里没人能帮她,自己已经连着吸半个月左右冰毒了,嘴里溃烂了,不会吞咽,嘴合不上,一直流哈喇子,连水都咽不进去,好几天没吃东西了,浑身无力,不想让父母知道,不可能给你们提供父母的联系方式。

得知这一情况后,我马上向所领导汇报,领导指示:一方面赶紧领她到医院检查;一方面抓紧与办案单位联系,看家里有人管没有,另外把她列为重点人员,仔细照顾、观察她的饮食起居。到中午吃饭的时候,发现她真的咽不下食物,喝的水也直接从嘴里流出来,嘴巴根本不会合上,自己急的用手磕下巴往上合也合不着。为了解决她进不了食物的问题,我和所里的医生给她插了胃管。接下来,每天给她打四到五次流食,我安排专人给她洗澡、找换洗衣服,她的头发已经锈的洗了也梳不开,又给她理了发,派人专门看护她。就这样,过了一星期后,她的身体有好转了,能站起来了,也会笑了,但还是不会说话。

看她状态有好转,我试着与她做进一步的沟通,经过我耐心细致的劝导,她终于写出了父母的名字和联系电话。我急忙用所里的固定电话与她的父亲联系,电话通了以后,我做了自我介绍,问他是不是刘某的父亲,对方立马说你打错了。我又拨了她母亲的电话,她母亲干脆说不认识。情急之下,我让同事用手机拨通了她父亲的电话,直接问他的名字,他说是,然后又说不是,不过我认识你找的人,你可以给我说,我传达。同事说:这是个人隐私,必须与他本人说。对方这才松了口说:“是。”我赶紧接过了电话,告知了他女儿的情况,想不到的是,他竟然说:“姐,不是我不管她,是我管不起她,我要是现在在大街上看见她,我就开车撞死她!她愿死哪死哪,你们找个地方把她埋了!我们早就断绝父女关系了。”

家人不管,我们戒毒所管。经过精心护理,小刘的嘴巴能慢慢合了,水能进了,但需要扬起下巴,用手磕才能合。胃管拔了以后,所里每天早上给她加两个鸡蛋,把鸡蛋捣碎搅到瞎里喂她,另外给她买了牛奶搭配。渐渐地,刘某能走路了,我巡号的时候,她会对我笑,向我鞠躬,放风的时候,能伸伸胳膊腿了。

一个月以后,有天早上我巡号巡到刘某所在的戒室时,突然听到刘某说:谢谢张领导!猛然间听到刘某开口说话,我甚至有点激动。我走过去,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

这正是和小刘沟通的好时机。经过沟通,小刘表示:愿意求得父母的原谅,这次真的知道错了,是戒毒所给了她重生的机会,她一定要好好改造。我带她去给她父亲打电话,电话通了,小刘的一句:“爸,我错了。”电话那头的父亲已经泣不成声,哽咽得说不出话来,电话这头的小刘已泪流满面。我悄悄地关上门,不再打搅这对冤家父女,他们彼此太需要交流了……

浪子回头金不换!亲情的感化是催化剂,戒毒所的康复教育是根本。现在的小刘,两个小脸吃得红扑扑的,活蹦乱跳,放风的时候,她还给大家表演武术、唱歌。就连所里工作的一位保安大哥看到说:“戒毒所真伟大,能把一个快死的人变成了精灵!”

此外,该所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凝聚成戒毒工作的强大合力,使戒毒工作由点向面、由阶段式向延续式不断推进。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该所的各种社会教育活动中;;

辽宁示溪市传统道德资深国学讲师祝文峰来了,一堂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内容的国学课,让不少戒毒学员流下了忏悔的泪水。

南阳理工学院的法学教授和学生们来了,他们在戒毒所举办法律知识座谈,谆谆告诫戒毒人员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敬畏法律、守法立德。戒毒学员家属来了,“家长学校”“亲情会见”“心灵之约”,一张家所联系卡,让他们及时了解学员在所里的表现,亲情感化,安心戒毒。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邀监督员、工、青、妇、南阳日报小记者团、南都慈善协会、樊登读书会等来了,录一段视频、送一句祝福,让他们真切感受社会的温暖。

……

3年多来,先后有27批2100余人到这里开展各项教育活动或参观、学习。

有爱就有力量,下面这组数据也许更能说明“温暖胜于严寒”的道理:自2013年10月以来,该所先后为1500余名戒毒人员疾病患者坚持定期治疗,共为50多名戒毒人员免费赠送生日餐,为150多名家庭生活困难戒毒人员发放了保暖衣物等生活必需品,与85%的戒毒人员家庭签订了共同帮教协议,化解各种家庭矛盾和不稳定因素50余个。

降低复吸率,让戒毒人员出去不再进来,还必须解决他们出所的后顾之忧;;就业问题。帮他们重新构建已经坍塌的心灵家园,必须以事业作根基作支撑,要体现社会对他们不离不弃,体现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对他们的关怀。

在这一认识的主导下,为解决戒毒人员的就业问题,该所的领导使出了浑身解数。

该所协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部门,充分利用职业学院、技工学校及社会资源,在所内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请老师向戒毒人员传授刺绣、美容美发、化妆、缝纫、电子产品加工、摄影等技能,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康复社会化机制,促使戒毒人员早日戒除毒瘾、适应社会环境,大大提高戒毒人员回归社会的适应能力,使他们能眷融入社会。

爱的力量在不断传递中放大,凝聚成驱除戒毒人员心灵毒魔的强大合力。通过三年多的努力,该所高起点、高标准,以确保安全为中心,以精细化管理为主线,使教育活动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一位戒毒人员在家书中写道:“妈,儿我错了,在你这个年纪,还要为我操心,儿我不孝,没有尽到一个儿子的责任。在戒毒所,在管教领导的谆谆教诲下,我已认识到吸毒的危害,今后的日子里我一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争取早日回归社会,用一个崭新的自我来面对家人和朋友。”这只是众多戒毒人员的一个缩影。

猜灯谜

文艺会演

技能培训

以律为戒铲除罪恶的羽翼爪牙

“强制隔离戒毒具有独特的职能优势开展教育感化深挖犯罪工作,有利于提高公安机关打击犯罪整体效果。”高万山介绍说。

该所成立以来,加强与刑侦、禁毒各部门的联系、建立健全犯罪线索的发掘、收集、查证、反馈机制。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敦促戒毒人员检举揭发违法犯罪线索。

邀请南阳市公安局主要领导到该所召开深挖犯罪动员部署会议,从法律、政策等层面打消戒毒人员的顾虑,鼓励他们积极检举揭发;成立深挖犯罪领导小组,全面整合管教、巡控、医疗等各岗位力量,全所上下形成深挖犯罪工作的合力;建立了深挖犯罪长效机制,制定制度,对揭发犯罪线索经查证属实的戒毒人员予以物质奖励,并纳入戒毒人员日常考核项目,予以加分奖励,作为戒毒人员诊断评估的重要依据,最大限度地调动戒毒人员检举揭发犯罪线索的积极性。

今年6月,该所管教民警通过对新入所某戒毒学员的生理脱毒期跟踪观察,发现此人情绪激动,抵触情绪较强,不能服从管理。后民警通过谈话教育,政策攻心,该学员向民警反映其所吸食的麻古等毒品均系从湖北省襄阳市汉冶北路一名叫“刘某某”(毒品中间商)的男子处购买。他的贩毒下线遍布南阳城区及周边各县,此人在湖北省襄阳市当地吸贩毒人员中名气很大,手段毒辣,并且可能持有枪支弹药。获取此线索以后,戒毒所迅速将此线索转递到该戒毒学员的原办案单位南阳市公安局龙升派出所。在相关侦查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将远在湖北省襄阳市的刘某某抓获,同时成功控制其司机戴某(经查系刘某某马仔,吸毒成瘾人员),当场从车上缴获毒品麻古128粒及吸毒工具“冰壶”一个。在随后对刘某某住所搜查中,查获疑似毒品海洛因1615克、疑似冰毒300余克、麻古400粒、吸毒工具“冰壶”3个,分装冰毒的自封机一台及大量自封袋,同时查获已上膛钢珠手枪和气枪各一支。至此,该学员所反映案件线索成功破获。

3年多来,该所通过谈话教育、分析研判、鼓励检举揭发等方式,深挖犯罪成果显著,共收集转递各类违法犯罪线索300余条,抓获网上逃犯5名,协助侦查部门破获案件40余起,抓获违法犯罪人员30余人,查获毒品3000余克,缴获各类枪支7支,有力服务了公安中心工作,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多人次受到记功嘉奖。

“守望生命阳光、重写美丽人生。”高万山手指透过屋顶的阳光,自信满满地表示,将进一步发挥职能作用,将工作链条向后延伸,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共同做好解除戒毒措施人员的后续帮教工作,还社会一片朗朗天空。(记者王海锋 实习记者陆鹏 通讯员李帅 王丽/文图)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22 06:50 , Processed in 0.04900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