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财经新闻 查看内容

南昌规划海绵区 中心城区排涝标准达到50年

评论: 0|来自: 中国江西网

摘要: 中国江西网南昌讯 (记者陈璋)8月15日,记者从南昌市规划部门获悉,南昌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20年)已编制完成,目前正在公示。本次规划范围为南昌市中心城区、九龙湖新区(一期)、瑶湖北岸片区,总面积约366 ...
中国江西网南昌讯 (记者陈璋)8月15日,记者从南昌市规划部门获悉,南昌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20年)已编制完成,目前正在公示。本次规划范围为南昌市中心城区、九龙湖新区(一期)、瑶湖北岸片区,总面积约366平方千米(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299平方千米)。此项规划期与南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至2020年)进行衔接,为2016年至2020年,展望到2030年。总体目标是建成“城水相融、人水相亲”的滨江海绵城市。

  规划明确,将构建“西岭东湖拥豫章,九龙串珠入鄱阳”的海绵城市生态格局。其中,“西岭”指以梅岭为主体的西部山脉群;“东湖”指以青岚湖、军山湖为主体的东部湖泊群;“九龙”指昌北乌沙河和昌南“五横三纵”的城市水系;“串珠”指青山湖、瑶湖、前湖、九龙湖等城市湖泊。

 ≥悉,根据现状建设情况与将来发展定位,此次规划区划分为海绵修复改造区、海绵优化提升区、海绵集中建设区、海绵协调建设区及海绵更新建设区。其中,海绵修复改造区主要采用城市海绵体修复与环境治理相结合的实施路径;海绵优化提升区主要采用城市海绵体修复与低影响建设相结合的实施路径;海绵集中建设区主要采用海绵体保护与低影响开发相结合的实施路径;海绵协调建设区主要采用海绵体保护与生态修复相结合的实施路径;海绵更新建设区主要采用低影响开发与水资源利用相结合的实施路径。

  规划要求优化排涝分区、加密排涝通道、提升泵站能力、新建雨水管渠,综合治理56处内涝积水点,中心城区排涝标准达到50年一遇;以玉带河、四湖、前湖等内河为重点,实施清淤、湿地建设等治理与修复措施,降低内源污染负荷,提升水体自净能力;划定水系蓝线、保护水域空间、修复生态岸线,维护降水生态系统;加强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开展污水再生利用,鼓励雨水收集利用,缓解政策性缺水态势。

  另悉,此次规划的重点建设区域为旧城内涝治理示范区、艾溪湖东岸海绵示范区、南塘湖海绵示范区、象湖湿地公园、红角洲海绵示范区和九龙湖海绵示范片区等6个片区,2020年中心城海绵城市达标面积为92平方千米,占规划区面积的25%。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22 03:46 , Processed in 0.05235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