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财经新闻 查看内容

信托贷款狂飙料难持续

评论: 0|来自: 中国证券报

摘要: 因为狂飙突进的规模,信托贷款已被监管层重点关注。银监会审慎规制局局长肖远企日前表示,整治市场乱象不可能一蹴而就,因为它形成的原因很复杂,时间跨度也较大。   中国证券报记者调研了解到,通道业务回流 ...

因为狂飙突进的规模,信托贷款已被监管层“重点关注”。银监会审慎规制局局长肖远企日前表示,整治市场乱象不可能一蹴而就,因为它形成的原因很复杂,时间跨度也较大。

  中国证券报记者调研了解到,通道业务回流、保险资金加大非标资产配置是信托贷款规模大增的重要原因。接近监管层人士认为,信托公司特别是大型信托公司要合理调整通道业务的展业节奏;信托公司接纳保险资金,也要受到额度限制。
 ‰年增量创7年之最
  信托贷款是指信托机构通过资金信托计划募集资金向境内非金融性公司或个人发放的贷款。顾名思义,这是一种信托资金的应用方式,可以是集合信托,也可以是单一信托;可能是主动管理信托,也有可能是通道业务。信托业人士坦言,在信托贷款业务中,存在大量通道业务。
  央行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信托贷款规模增量为1.31万亿元,而在2011年至2016年同期,信托贷款增量分别是913亿元、3432亿元、1.23万亿元、4601亿元、309亿元、2792亿元。也就是说,今年上半年信托贷款规模增量创近7年之最。
  根据央行7月社会融资统计数据,当月信托贷款新增规模为1232亿元,而在去年同期为210亿元,同比暴增近五倍。
  作为社会融资的一部分,信托贷款快速增长的背后,钱从哪来到哪去是人们关注的重点。
  钱从哪里来?
  信托业人士指出,通道业务回流是一大原因。银行理财资金是通道业务的最大“金主”,在过去几年,银行与信托公司、基金子公司、券商资管催生了庞大的通道业务规模。去年以来,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的通道业务被收紧,大量通道业务流向了信托行业。
  业内人士介绍,通道业务往往被统计于信托公司“事务管理类”一项。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信托公司事务管理类业务规模达11.48万亿元,较去年年底的10.07万亿增长1.41万亿。某信托公司业务团队负责人表示,在一些通道业务中,银行资金只认贷款模式,所以信托贷款规模也就随着通道回流“水涨船高”。
  信托业人士透露,今年上半年,保险资金也加大了对信托等非标资产的配置力度,而且不少保险公司只认信托贷款这种模式。他说:“保险资金投信托,有时一单就是100多亿的规模,这也是今年信托贷款增量的重要来源。”
  某保险资管公司人士坦言,对于保险公司而言,资产配置要与负债端成本相匹配。目前保险公司负债端成本没有降下来,自然要在安全性、流动性基础上实现收益和期限的匹配。上半年,股票市场和债券市稠现不好,自然会加大收益相对较高的非标资产的配置。
  钱又到哪儿去了?
  来自多家信托公司的信息显示,地产公司是今年信托公司的融资大户。去年10月地产调控以来,除作为房地产主要融资渠道的银行贷款和公司债被收紧外,地产企业股权融资、发行ABS、地产基金、资管融资等各类渠道也被收紧。相对而言,房地产信托业务的政策较宽松。还有一些信托贷款流向了陷入资金困境的大型企业集团,以及并购基金。
  相关信托业务人士透露,对于有保险资金参与的信托贷款项目,投向也较丰富,其中不少投向基建领域。
  引发监管关注
  今年这轮信托贷款“狂飙突进”,与2013年有本质不同。多位信托公司研究人士指出,2013年是银行表外业务扩张的时期,信托贷款大增只是一个缩影而已;2017年是在影子银行表外融资向银行表内融资转变的大格局下,一些其他社会融资渠道萎缩,倒逼信托非标融资增多。
  那么,在被监管层“点名”之后,信托贷款还能继续“狂飙”下去吗?种种迹象显示,这并不乐观。
  如前所述,信托贷款中包括了一部分通道业务。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今年以来信托通道业务的大规模增长已引起监管机构关注。接近监管层人士认为,大量开展通道业务,既不利于金融去杠杆,也不利于信托公司提升主动管理能力,信托公司特别是大型信托公司要合理调整通道业务的展业节奏。另据知情人士透露,某央企系信托公司在近期制定的五年计划中,已大幅缩减未来通道业务新增规模。
  央行金融稳定局副局长陶玲此前表示,监管有效性进一步提高后,资管行业可能会经历质增量减的过程。所谓“质增”,就是让资管真正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源。“量减”则是行业规模可能会有所缩减,但挤出泡沫、消除套利、抑制杠杆,有利于让资金真正流向实体经济。
  目前,保险资金投信托计划,也遭遇额度之困。根据相关规定,保险资金在投信托产品时,不仅对发行产品的信托公司有资格要求,还规定只能投资集合信托,且“向他人提供贷款不得超过其管理的所有信托计划实收余额的30%”。
  上述规定实际为单个信托公司接受保险资金限定了上限。信托业人士透露,其公司接受保险资金的额度已经用完,只好向其他信托公司“借”。但在展业过程中,不少信托公司也面临同样问题。随着信托行业整体接纳保险资金的额度紧俏,未来能增加的信托贷款规模料将减少。(刘夏村)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21 08:45 , Processed in 0.04385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