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直销联盟8月24日讯:近年来,各类传销组织可谓劣迹斑斑,要么骗绒额钱财,要么涉嫌非法拘禁、侮辱殴打等暴力行为。对此,相关部门应当眷补足法律短板,进一步织密防范、打击传销,铲除滋生传销的土壤。 当前,一些传销组织搭上了互联网的“便车”,使传销活动更具隐蔽性和欺骗性,具有传播速度快、涉及人员多、发现和查处难度大等特点,社会危害性更大。然而,由于相关工作机制还有待理顺,“九龙治水”的局面依然存在,对传销组织难以形成打击合力。比如,工商部门虽有执法权,但缺乏强制措施和控制现场的能力;公安部门只有在传销活动演化为治安或刑事案件后才会介入,但一些受害人在被骗入传销组织后往往被限制人身自由,很难向公安部门求助。同时,一些法律空白也有待填补。因此,相关部门有必要完善顶层设计,如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定性为治安违法行为,以便公安机关及时介入处理等。同时,要进一步理顺执法管理的体制机制,促成职能部门之间的多点协作配合,避免出现推诿扯皮现象。此外,要强化基层组织的作用,引导社区居民充分认识传销活动的危害,从物质和精神层面进行双重鼓励,让群众主动举报传销活动,这样才能织密反直销联盟络,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26 14:01 , Processed in 0.04594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