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在银行存入250万元一年后却只剩4元 怎么回事?) 2017年8月31日消息,如果你有一笔金额较大的巨款,放到哪里最放心?估计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银行。浙江金华的刘先生就是这么做的,他把250万元存到银行,原本是想着安全放心,但是一年后银行账户上竟然只剩下4元,银行却给不出正面回应。 案情回顾 刘先生是在2013年11月18日将250万元存入银行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刘先生是义务人,却将钱存到了200公里之外的宁波奉化,为何存款还要跑那么远呢? ≥刘先生表示,是有人介绍过来的,除了银行账面上的利息之外,存进来之后银行还会额外给一个红包,利息是一分,250万元一年利息是25万元,而且刚存进去就把利息先给了。唯一的要求是存活期,给的是银行存折,不是银行卡,密码只有自己知道。 2014年刘先生去取钱的时候才发现账户上只剩下4块钱,但是存折上看不到任何支出信息,银行方面又不给正面回应。据该行蒋行长称,事情没有想象的那样简单,这并不是正常的储蓄业务,属于刑事案件。事情没办法得到解决,刘先生和银行两方均报了案,希望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 ≥警方称,他们之前接到过多起类似案件,都是银行允诺高息存款,结果账户中的钱不翼而飞。 ▲事实上,类似案件确实发生过很多起。比如2014年杭州42位储户的9505万元存款失踪,泸州老窖(54.50 -0.91%,诊股)企业1.5亿元存款失踪等等。共同特点有两个:一是涉及金额巨大,储户存款往往在百万元以上,二是银行给予额外加息,而且利息会提前支付。 案情揭秘 其实上述所有案件都属于同一个类型,那就是贴息存款。 所谓的贴息存款,是指储户在银行存钱的时候,除了银行公示的利息之外,银行还额外补贴一部分利息,这笔利息一般会提前支付给储户。储户大多都是被资金掮客介绍过去的,资金掮客会从中收取介绍费,也有的资金掮客本身就是银行员工,但实际上这些存款进入的根本不是储户本人的账户,而且也没有进入银行存款系统,而是被银行员工转移到其它地方去了,有的是到个人账户,更多牵涉到的是银行的过桥贷。 银行过桥贷款是指,银行借款人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民间融资的方式筹措资金归还给银行,然后再从银行拿到新贷款去偿还民间贷款。 流程一般如下:A(企业或个人)在银行贷款,由于资金紧张到期无法还上,资金掮客(多为银行内部员工)知道B有钱,让B先行垫付,A支付B较高的利息,A抵押自己的房产、土地等作担保,等A从银行拿到新的贷款之后把钱还给B。一般来说手续费是一天千分之三,远高于银行的贷款利率。 如果A企业后来能如期还款还好,如果资金链断裂导致还不上款那问题就严重了,如果银行员工因此卷款潜逃,储户将遭受重大损失。 这就是之前发生的数起存款失踪案件的原因了。 后果 虽然刘先生报了案,但是此类案件已经构成刑事案件,从侦查到定案再到追偿,一是经历时间特别漫长,二是追偿非常艰难。曾经有一起类似案件,事件发生之后,长达六年才定案,最后却判银行无责,犯罪分子已经资金挥霍得差不多了,最终储户要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 建议 其实并非银行存款不安全,而是你存的就根本不是正规的存款。刘先生当时存款的时候,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是3.3%,五年期存款利率才5.1%,而他却拿到了超过10%的年利率,贪图高息最终尝到了苦果。 2014年9月12日银监会明令禁止贴息存款,也就是说,任何银行给付超过公示利率的行为都是违法的。融360理财分析师提出警示,如果你图的是资金安全,那么就老老实实去存低息的普通存款,如果你图的是高息,那么就去购买正规的理财产品,并且要承担相应的风险。又想高息又想安全,这种事还是别想了,理财市场也没有免费的午餐。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20 17:34 , Processed in 0.20488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