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曝光台 查看内容

揭秘 IPv9本是愚人节玩笑,如今非法传销却拿来高调诈骗!

评论: 0|来自: 本站原创

摘要: 反直销联盟9月7日讯:云数贸传销组织者张交拘后,下面的传销小头目们,本应偃旗息鼓却又蠢蠢欲动。近日,防骗大数据接到消息称,云数贸五行币又开始出来行骗了!这次他们用的噱头是IPv9而据整理资料获悉,IPv9不过 ...

反直销联盟9月7日讯:云数贸传销组织者张交拘后,下面的传销小头目们,本应偃旗息鼓却又蠢蠢欲动。近日,防骗大数据接到消息称,云数贸五行币又开始出来行骗了!这次他们用的噱头是“IPv9”而据整理资料获悉,IPv9不过是个愚人节玩笑罢了!

令人发笑的消息...

👇👇👇

简直是毁三观!五行币改头换面五行商城,五行币早已被国家定性非法传销,竟然还在恬不知耻的宣传?

来感受下云数贸如何洗脑的,

混淆物联网、IPv9之间的概念!

👇👇👇

看完这个,感觉宇宙都是他们云数贸的,还有什么牛逼不敢吹?此时此刻,下面这个表情代表一切!

早前,我们就曾发表过: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物联网文中透彻的告诉大家物联网的真正含义,而传销贼们则将其作为诈骗的噱头。混淆概念让不明真相群众信以为真,然后进行下一步洗脑诈骗,这帮传销贼们用心何其歹毒!


关于IPv9的问题,早在2010年6月21日,

权威媒体IT时报就曾发表过

👇👇👇

原文链接:http://tech.163.com/10/0621/09/69MM49QM000915BE.html

文中阐述了4个事实论证,我们摘取部分供读者阅读。

事实一:IPv9只有两项核心专利

以惯常思维来看,一个具有颠覆性的创新技术,必然是由诸多专利组合而成。然而从2008初开始,一场关于IPv9的论战持续了整整一年,其内容涉及IPv9的技术和相关专利权的内容等。(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

和IPv9相关的专利,已授权专利5项,未授权专利3项,无效专利12项。在已经授权的5项专利中,与IPv9技术本身有直接关系的专利为3项,即联网计算机用全十进制算法分配计算机地址的方法(专利发明),用数字域名系统统一解释IP网络地址的系统和自动生成IPv9地址和查找所对应IP地址的系统3项,且后2项为实用新型专利。

在我国专利法中实用新型专利和专利发明有本质区别,专利发明要求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而实用新型专利的要求仅仅是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在审批过程中,实用新型专利的审批过程远比发明专利简单。这也是新型发明通常又被称为“孝明”的原因。记者复核结论,证实其分析无误,并且发现已授权专利又有一项被撤销。

所谓IPv9专利,实际上只有2个在2000年左右申请的有关全数字码的形式分配地址的发明专利,其它在几十个国家申请的专利,是这两个专利在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授权,说到底只有两个专利,而不是几十个专利。

目前在十进制工作组官方网站上,与十进制网络相关专利名称共有9项,其中“授权专利”2项,“申请专利”有7项。

即使是IPv9的发明专利,质疑者仍不乏其人。据沈阳博文中转述其采访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首席科学家钱华林研究员对“中国IPv9”的评价,“上海的‘中国IPv9’与‘IPv4’、‘IPv6’的IETF标准无关。上海的‘中国IPv9’、‘数字域名’与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是负责互联网标准的开发和推动的标准化组织)的‘数字域名(ENUM)’不是一回事。”

事实二:新一代互联网说法证据不足

在谢建平与记者的几次交谈中,他一直强调,IPv9技术属于新一代互联网,而不是目前国内外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他还特地提出,第一书记最近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积极研发和建设新一代互联网,改变我国信息资源行业分隔、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促进信息共享,保障信息安全。”

目前业界比较公认的是,下一代互联网都是基于IPv6。目前我国所推动的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China Next Generation Internet),以及已经开通CERNET2(第二代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均是基于IPv6。中国电信广州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杨国良明确地告诉记者,“谢建平的中国IPv9不是中国的新一代互联网。”中国电信广州研究院是中国电信集团负责IPv6技术和应用研究的主要力量。

唯一能够把IPv9和新一代互联网拉上关系的,是中央党校经济学部课题组2007年做的一个研究报告,报告名称为加速推广应用我国自主创新的新一代互联网。报告中有如下描述:“十进制网络的问世,可以确立中国在新一代互联网领域的领先地位。打破美国对互联网的垄断,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网络受制于人的局面。有关专家用“惊天动地”四个字来概括其重大意义和价值。

看过这份报告后发现数据表述很不科学,有违经济学的会计常识,部分内容也不符合事实。此后,类似阐述“新一代互联网和IPv9关系”的报告几乎再无踪迹。(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

事实三:合作方因投资反目

在IPv9发展历史中,无法绕过去的还有浙江大学。查阅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库,用“IPv9”作为专利名称有8个,均与浙江大学有关,其中3个更是以浙江大学名义申请的岗位专利。但当记者询问当初与谢建平合作的浙江大学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潘雪增教授时,潘教授用了一连串“没意思”,“我们都是搞技术研究的,最后却被骗了。”

潘教授告诉记者,IPv9最初的软件代码来自总参56所,“十进制工作组并没有太强的开发能力,谢建平后来与浙江大学合作,开发出了解释器、NAT等等全套IPv9软硬件设备。”潘雪增认为,双方分手的原因主要是和投资方见面时,谢建平将浙大研究报告的封面更换成了十进制网络工作组的封面,由此引发了矛盾。

而谢建平对此有另一番表述,他反复对记者提到:自己研究IPv9没有花国家一分钱,所以在寻找投资者方面花了不少精力,后来找到一位香港投资者后,与浙江大学方面就资金分配问题产生矛盾而最终分手。

事实四:国际回应:这就是一个玩笑

谢建平向记者强调,IPv9是基于IETF的RFC1606、RFC1607两篇文件精华设计而成,尤其是RFC1606文件,并不如记者在6月4日文章中所说,是充斥不少恶搞内容的游戏之作。

为此记者联系了RFC 1606(文章名为使用IP版本9的历史观)的作者Julian Onions,他在邮件中明确告诉记者RFC1606文件其实就是一个玩笑。1994年他写下这篇文章的动机是因为在当时有关IPv6的讨论中,某些提案比较短视,在规划中存在地址浪费的问题。所以才写下这篇戏谑之作。后来这篇文件被转给了Internet 地址资源分配机构IANA主席Jonathan B. Postel,后又被贴到IETF的RFC文件库中。

RFC 1607(文章名21世纪的见解)的作者更加大名鼎鼎,是被称为“互联网之父”的文登·瑟夫(Vinton G. Cerf)。他曾担任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 ICANN 理事会主席,现为Google副总裁兼首席互联网顾问。他给记者的邮件回复很简单,“RFC1606很久之前就被公认为是愚人节的玩笑,IPv9完全出自作者的想象,作为互联网架构,IETF从来没有认可IPv9,IPv9违反了域名系统的规则”。


除此之外,还有更加啼笑皆非的,简直惨不忍睹!

接下来我们准备好瓜子饮料,看看作为“历史学家”和“战略策划家”的张庆松博士是如何高谈阔论IPv9的!

👇👇👇

张博士说:而声势浩大的IPV9反对者虽然振振有词,用的却是“愚人节笑话”这种听来似乎有理,实际非常荒唐的理由。

点评:声势浩大的IPv9反对者,用的不仅仅是愚人节笑话这样的有利理由,还有从科学、技术、政府决策、科技政治化的弊端等等多 个方面的详细阐述。张博士这里是一叶障目,或者我们直接的说,张博士是偷换命题,只抓住“愚人节笑话”来说事。看来张博士精通中华智慧论,懂得迂回和避重 就轻,但是却对真正的技术问题,IPv6的好处和IPv9的荒谬一窍不通,还要打肿脸充胖子在这里发表一些意见。

张博士说:笔者也曾经读过1994年的那份文件,然后又找了十进制网络标准工作组有关IPV9的技术介绍来研究,之后并没有产生方先 生那样的担忧和悲观,相反地却有一种欣赏、兴奋和激动的感觉。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就在于,笔者对国际IT标准界的趋势动态有一定了解,知道现有互联网协议 中(包括IPV4和IPV6)存在的严重问题,也相信IPV9的创新技术其能够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

点评:张博士当然激动了。首先,在笔者眼里,他不懂技术。他看不懂IPv9的技术介绍,也不知道IPv9和IPv6到底有什么差别。张博士是否知道地 址空间、报头这样的基本的互联网协议术语?不要以为做过什么WAPI的战略顾问就能批上科技工作者的外衣了,您一开口,大家就知道是外行,还是喜欢不懂装 懂夸夸其谈的外行。这种外行比不说话的外行更可怕可悲,因为骗子总是这种。

张博士说:在我了解的情况来看,IETF在1994年4月1日发表的那两篇文档,虽然出现在愚人节而且具有科幻性质,其事实上蕴涵着科技人员的假设性理论研究成果,体现了作者对未来互联网络新架构的一种理想性愿望和构想。

点评:张博士是从哪里了解这种情况的?拜访和联系了那篇RFC的原作者?所谓“蕴涵着科技人员的假设性理论研究成果”这样的句子,还是在您的中华智 慧论这种书中去用吧。科学技术是严谨的,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是需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张博士的这种论调和辞藻还是收起来吧。

张博士说:这种情况在社会生活中和学术讨论中也是经常可以见到。比如,我们常可以听到有人这样说:“我也不懂这方面,既然来了,就瞎说几句”。虽然自称“瞎说”,但听者都不会当真以为是瞎说,都知道那是一种自谦。其内容往往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发出的精辟言论。(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

点评:再一次说明,张博士您搞的那套不是科学技术领域应有的态度。在科技领域,不懂这方面就不要随便瞎说。作为研究智慧学的专家,您最好不要在这里玩 这种模棱两可的文字游戏。不懂IPv6和互联网体系结构,首先就不要瞎说;如果实在要发言,请拣安全的说,且不要自以为是的搞“精辟言论”。

张博士说:中国IPV9发明人就具有这种智慧,能够不为IETF文档的“愚人”表象而迷惑,而是从中看出了大智慧。

点评:嗯,和谢建平先生沆瀣一气?张博士是既得利益者。谢建平先生不但没有被IETF的愚人节文档“迷惑“,而且从中弄出了IPv9这个改造抄袭而不 合理的东西,而且忽悠上了浙江大学一起弄什么十进制网络,而且借助科技问题政治化蒙骗了政府,而且以国家安全的名义到处行骗。张庆松博士为他叫好?笔者开 始鄙视这位张博士了。

张博士说:依笔者这一外行的身份来分析,也能够看出IETF文档中多处闪光的亮点包括:文档作者对现有的互联网基打架很不满意。作者认为必须要重新树立一个新的框架(目前IPV6的修补型措施是不能够解决问题的)。这点目前在国际上已经逐步形成共识。作者认为地址问题是核心问题。文档作者对解决地址问题的方案提出了初步构想。

正是因为当年IETF的文档中存在这么多的好思想,中国IPV9的发明家们延续使用了IPV9这一名称,以表示对原作者的尊重。这是一种多么诚实的作风?

点评:首先,张博士承认他是外行了。那这个外行看出了什么闪光点呢?“目前IPv6的修补型措施是不能够解决问题的”。国际上的共识在哪里?各大设备 厂商和IETF可曾有过这样的共识?张博士想必看不懂也不知道Infocomm和Sigcomm这样的学术讨论会,这些会议可能有这样的共识?恐怕这只是 谢建平先生和张博士的共识吧?“作者认为地址问题是核心问题”。是,谢建平先生是异想天开的把地址扩展到256位,却根本不知道报头开销和寻址机理。最 后,张博士还鼓吹谢建平先生“多么诚实的作风”。要让张博士这样的历史学家讲技术问题,实在勉为其难;张博士又要讲中华智慧又要照顾IPv9,牛头不对马嘴。

张博士说:可笑的是,当文档中技术难题已经被中国发明家们解决的情况下,方舟子却还是将其看成是科幻小说。

点评:这个技术难题是被一个中国的骗子声称解决了,并以此来欺骗政府和人民。

张博士说:可笑的是,方舟子把IETF在愚人节发出的带有虚幻色彩的技术文件误当作真正的玩笑,而看不出来其中隐藏的玄机。

可笑的是,具有实干精神的中国科学家们对文档中隐含的创新技术构想进行科学研究的不懈努力,却遭到方舟子的嘲笑。

可笑的是,当IPV9已经走出理论建设阶段并且已经进入工程应用,已经成为现实的时候,方舟子却还在将其视为幻想。

可悲的是,方舟子以“科技打假”而成名,竟然也在IPV9问题上分不出真假,看不出玩笑里隐藏的真意图,分辩不清幻想假象下的真技术。

可悲的是,方舟子的这篇一无是处的文章却在网络上广为流传,让更多的人受其错误思维所影响。

更可悲的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创造,却很可能因为让误解、偏见和无知来误导政府决策而被扼杀。

点评:可笑的是,一个自己都承认自己是互联网技术外行的所谓战略策划家,对愚人节的RFC指手画脚大发议论还自以为找到了天机。

可笑的是,当IPv9这种技术问题政治化后的四不象在欺骗政府浪费公帑的时候,张庆松博士还在为它声嘶力竭摇旗呐喊。

可悲的是,张庆松博士以历史研究为本行,以中华智慧论为起点,却跑来掺和科技问题,不懂装懂,贻笑大方,还自以为这就是大智慧的表现。

可悲的是,张庆松博士批判方舟子的文章一无是处,公然为IPv9背书呐喊,把自己钉在了科技问题政治化的耻辱柱上。

更可悲的是,对IPv9这样的“自主创新”,如果我们不去批判、不去嘲笑,反倒帮其鼓吹和呐喊,这个国家还有什么希望?

张博士说:本人也从国际标准领域收集了一些趋势信息和动态情况,我认为,IPV9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技术,而且符合国际IT网络发 展的趋势,可以满足对未来网络的一些关键性要求,也已经引起国际上IT标准组织的关注。对中国的信息产业发展前景来看,IPV9也是一个意义非常重大的项 目。我不仅看好,也愿意旧能地去支持这个技术。(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

点评:好,张博士表明了他的立场。他也就明白点所谓的“趋势信息”和“动态情况”,无法对具体技术问题发表多少意见;但是他对“科技问题政治化”显然在力挺。

将不懈的打假,把IPv9、谢建平这样的骗子,张庆松博士这样为骗子呐喊的二骗子,都一一揭露。中国还有一批从一开始就认认真真、扎扎实实从事网 络研究,致力于推进中国互联网研究进步的科技工作者。每一个有良知的网络工作者们都应该站出来,让IPv9的荒谬暴露在阳光下,让为IPv9鼓吹的二道骗 子们无以遁形。如果中国少几个张庆松和这种与IPv9几乎同样荒谬的背书文章,恐怕是民族幸事,科学福音。

张博士说:最后,我真诚地希望,一些习惯于旧思维的科技工作者要开拓心胸,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不要让固执和偏见蒙蔽自己的智慧。

点评:最后,笔者真诚的希望,一些不懂技术、不懂科学、只会靠点江湖下三滥伎俩比如自以为是的战略策划和智慧学谋生的“学者”,还是收敛一点好,要开 拓心胸,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不要痴言妄语、不懂装懂,不要以为自己那套理论可以蒙骗广大科技工作者,不要让自己的智慧被骗子的阴影玷污。

后记:以上发生在2008年,已经过去近10年,现在连IPv6都还没普及,却高谈阔论IPv9?让人又好气又好笑的是传销组织竟然拿这东西来行骗,更让人无语的是还有好多脑残智障相信...所以,无知既是罪

谨防以新科技名称、偷换概念的新型传销骗局。不要让贪婪蒙蔽了双眼,丧失理智!最后要说的是:破坏社会稳定、扰乱经济秩序传销贼们都该死,等待法律的制裁吧!

文章来源:防骗大数据特此鸣谢!

编辑校对弘毅、任重

转载声明:请遵守CC协议,转载不注明来源上黑名单!

联系我们

电话:0794-4287069 0794-4229901 0794-4229902
QQ:1079427722 1079427733 1079428877 1079428866
微信:18677314625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26 15:13 , Processed in 0.04606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