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乱象丛生!又一教育机构借道百度有钱花骗贷跑路 超150人踩坑) 2017年11月23日消息, 教育分期乱象再起。这次,百度有钱花成了众矢之的。 近日,北京崇文尚学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下称崇文尚学)学员陈华(化名)向凤凰网WEMONEY爆料,5月22日,其通过百度搜索推广发现了崇文尚学。在与对方工作人员联系并签署协议后,使用百度钱包教育分期贷款13500元。不过到了9月,课程还没上完,崇文尚学已人去楼空。 陈华说,崇文尚学在深圳、广州、天津等地均设有分支机构,目前天津公安局以涉嫌合同诈骗罪对崇文尚学进行立案侦查。 陈华提供的立案告知书 公开资料显示,北京崇文尚学于2013年10月在成立,法定代表人龙伟,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主要经营教育咨询,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市场调查,技术咨询等业务。 借道百度有钱花 超150人踩坑 ∥程未完成,但办理贷款的学员们却仍要继续偿还剩余贷款。 我现在不断接到百度金融的催款通知,账单页面显示已逾期。据陈华透露,部分学员手机通讯录被百度获取后,现在电话都被催债公司打爆。 陈华向凤凰网WEMONEY提供了一份学员名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 崇文尚学受骗学员最少有1500人,人均缴纳金额为10000元左右,涉及总金额达1500万元。其中超150人通过百度有钱花进行分期贷款,多数学员贷款期为12期,分期利率为9%。 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百度推出个人消费金融权益平台百度有钱花,在各类垂直消费领域开展消费分期服务。据悉,分期业务是百度消费金融重点发力板块,教育则是该板块的重要拓展方向,最高额度可贷16万元。 根据合同借款信息,贷款用于购买服务机构提供的经百度认可的教育培训产品或服务。百度当初说的是认可,但现在机构跑路3个月了,百度就知道催款。陈华说。 陈华提供的借款合同 「受质疑的不仅是百度的催款方式,这类培训机构是如何通过百度的资质审核,进而向用户提供服务? 百度将‘崇文尚学’广告推上第一栏,并给机构学员提供贷款,前期是否对机构进行了充分的资质审查?有学员认为,教育培训机构跑路,与其合作并提供分期贷款的百度有钱花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针对上述情况,凤凰网WEMONEY致电百度金融相关人员,对方回应称,今年6月份,百度有钱花发现该机构出现贷款申请异常情况后,便对其采取了下线处理。目前百度有钱花正在配合警方案件侦办工作,针对尚未接受完全部培训服务的用户,将联系其他同类服务机构帮助用户继续接受服务。 此外,百度金融方面表示,对于不愿继续接受相关服务,且用户确有实际还款困难情况的,将暂缓催收,延长用户还款期。延长期限期间停止计算利息和费用,并暂停征信记录。目前客服人员正在逐一确认受影响的用户。 乱象不止 事实上,这不是百度有钱花首次卷入合作机构的风波之中。 ★凰网WEMONEY在21CN聚投诉平台上搜索百度有钱花发现,自11月以来,在20天时间内,已有近30条关于百度有钱花教育分期贷款的投诉,其中大部分为学员被骗贷、退款难等问题。 另据媒体报道,自2016年下半年开始,一家名为深圳市天瑞地安科技集团的公司通过招聘转培训的方式,吸引了许多借款人向百度有钱花申请教育分期贷款,引发了大量用户投诉,随后该公司因为非法办学被当地劳动监察部门立案调查。 无独有偶,2016年12月底,凤凰网WEMONEY曾报道,开办了近10年的环球美联英语培训机构人去楼空,老板跑路失联,上千个学生上万元学费也难以追回。据了解,这些学生大多通过百度有钱花、宜信、北京银行(601169,股吧)、北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等机构分期贷款缴纳学费。 此外,今年6月,百度有钱花教育分期产品还卷入北京国信清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国信清软)的培训诈骗案件中。有学员反映,国信清软以面试为幌子,以高薪、保障就业等诱导学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申请贷款,但最后不但未履行承诺,后期甚至出现了联系不上相关负责人,疑似破产、跑路的现象。 隐患难除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金融科技公司加入到教育分期军团,望从中分一杯羹。然而,教育分期行业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市场鱼龙混杂。 业内人士认为,教育分期市场乱象由来已久,一方面是因为B端教育机构恶意欺诈行骗,一方面也是分期平台风控审核存在欠缺。近年来,分期贷款平台一直在与欺诈方斗志斗勇,但这类现象仍在不断发生。 ≥了解,教育分期领域出现的问题主要为以下几种,一是许多教育机构在学员不知情的情况下,给学员办理了贷款;此外则是培训机构在给学员办理了贷款后即跑路,导致学员不但没课上,还欠下一两年的债务;甚至有学员在教育机构的诱导下办理了贷款,却遭遇霸王条款,以贷款不退为由强制让学员上课。 教育机构骗贷,分期贷款平台是否有直接的法律责任?业内资深律师告诉凤凰网WEMONEY,从法律角度来说,分期贷款平台是否有责任,撒于其与各方签署的合同,合同条款有约定的,从其约定。受骗学员可按照合同条款,通过司法诉讼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这种与外部嘲合作的业务模式,如果嘲方式蓄意欺诈,放贷机构和借款人其实都是受害者。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表示,来自嘲方的欺诈,是互联网消费金融欺诈风险的重要来源。这种欺诈现象很常见,作为分期借款平台,应加强欺诈风险防控,尽量降低欺诈风险、减小诈骗金额。 上述业内人士建议,分期贷款平台不但要对合作机构的准入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还应对借款人进行充分的告知和信贷教育,如果这两方面工作不到位,肯定会埋下风险隐患。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16 06:52 , Processed in 0.04325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