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财经新闻 查看内容

涉嫌违规!购房加杠杆调查:按揭+消费贷重出江湖

评论: 0|来自: 经济参考报

摘要:   去年下半年,全国各地针对银行个人消费贷的排查工作大规模展开,银监会等监管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严格监控消费贷等资金流入房地产,并且成果显著。   然而,进入2018年,购房加杠杆方式又出现了。    ...

  去年下半年,全国各地针对银行个人消费贷的排查工作大规模展开,银监会等监管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严格监控消费贷等资金流入房地产,并且成果显著。

  然而,进入2018年,购房加杠杆方式又出现了。

  涉嫌违规

  购房加杠杆方式重出江湖

  近日,据记者调查发现,部分房产中介和融资担保公司联合个别银行推出首套六成五按揭+零点五成消费贷、首套六成按揭+一成消费贷、二套四成按揭+三成消费贷以及二套二成按揭+五成消费贷的模式,解决购房者首付不足的问题。

  其中有关购房首付三成的新业务推销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事实上,在北京地区,无论是首套房还是二套房,按照现行政策首付是不可能仅有三成的。

  针对记者的疑问,一家融资担保公司的业务员表示:此类业务在几年前也出现过,属于银行的阶段性业务,此次重新推出还没有一个月,预计进行到春节前后结束,主要针对优质客户走量。

  这位业务员解释道:这是银行的新产品,银行给配的资金。对于购买二套房普通住宅,按照现行政策商业贷款四成,银行再配个产品加三成,就做到七成贷款了。其中商业贷款部分贷款年限最高为25年,二套房贷款利率按照现行政策为基准利率上浮20%,配资金部分最长贷款年限为10年,贷款利率按照基准利率上浮10%执行。两个贷款申请同时面签,按揭贷款部分先放款,半个月后‘加成部分’再放款。买房人只需要和卖家协商好放款时间就可以。

  在记者追问下,这位业务员表示:‘加成部分’为消费贷,和以往业务的区别是,这个新产品只做一次抵押,按揭贷款和消费贷款同时面签。如果购买二套非普通住宅,则按照‘按揭贷款二成+消费贷款五成’来满足首付三成;如果购买首套普通住宅,则按照‘按揭贷款六点五成+消费贷款零点五成’来满足首付三成;如果购买首套非普通住宅,则按照‘按揭贷款六成+消费贷款一成’来满足首付三成。‘加成部分’的贷款利率均为基准利率上浮10%。

  不过,加成部分的贷款金额有上限要求,已婚购房者上限为200万元,单身购房者上限为100万元。除此之外,贷款者还需缴纳加成部分金额的1.5%作为手续费。

  记者以购房人的身份向某房产中介咨询了此项业务:我听说现在二套房可以首付三成,具体是怎样操作的?面对记者的问题,一家房产中介的工作人员表示:近期可以这样操作,您看中的房子在哪个区域,总价多少,我来给您做贷款计划。

  某房产中介的经纪人还告诉记者:这项业务对贷款人的收入要求并不高,只需要覆盖贷款金额的1.5倍就可以,同时只要贷款人能提交合理的收入证明,工资流水部分可以由担保公司来包装,不需要额外缴纳手续费。

  一家与某房产中介颇有渊源的融资担保公司的工作人员在记者暗访时表示:这个新产品叫‘加成贷’,以前还叫做‘估值贷’,预计春节前后就不做了,最晚到一季度末截止。

  不过,尽管本报记者一再追问,中介的工作人员和融资担保公司的业务员始终不愿意告知合作的银行是几家。

  但不可否认的是,按揭贷款+消费贷模式,实际上是在给房贷客户加杠杆,用同时面签、一次抵押来掩饰该流程的不合规。不过,在暗访过程中,多个业务员为了促成借贷,告知记者业务合规、流程正常。

  房贷政策未现放松

  高杠杆将成调控重点

  2017年房贷市场呈量缩价涨态势,业内人士表示,今年这一态势料将持续,居民去杠杆将成调控重点。

 ≥报道,今年以来,银行房贷放款并未如去年年初般出现大范围贷款人排队现象,但是无论从银行整体房贷额度还是从银行房贷利率来看,房贷政策难言很宽松。

  从银行房贷额度和放款速度来看,整体性的额度紧张和放款慢并不存在,但各类银行呈现出差异性。一位中介销售人员介绍称,从放款时间看,多数大行放款较快,基本能做到一周之内放款,最快的仅需两三天。股份制银行额度相对比较紧,放款会慢一些,实际额度也不能完全保证。

  从房贷利率来看,贷款利率上涨有所放缓。上述中介销售人员表示,首套房和二套房利率依然几乎没有银行执行基准利率。

  一位大行一线城市个贷业务负责人对记者明确表示,展望未来一段时间,各银行房贷政策难言很宽松。今年其所在银行房贷业务的整体基调仍是严格控制,这一点较去年并无改变。

  不过从整体来看,我国居民的购房抵押率相对依然较高。中国社科院此前发布的中国卓发展报告(2017-2018)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国居民购房抵押率升至50%,已经接近美国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企业杠杆率居高难下,居民杠杆率快速攀升,金融机构也有责任,要优化并严格授信管理,加强风险内控,不能对企业信贷‘垒大户’,不能违规发放消费信贷。有业内人士透露,2018年居民去杠杆也将成为监管的重点。未来将加强引导,防止居民债务过快增长、向房地产领域过度集中。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15 14:11 , Processed in 0.04351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