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给投资者的第一印象就是稳赚不赔,但是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将对资产管理市场戴上“紧箍咒”,对于普通老百姓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银行理财产品不再保本保收益。 银行利率低,手里有了闲钱,买周期短、收益高的理财产品,是许多的选择。王大妈几年前就开始买理财产品,她说,央行出台的新规自己不太理解,因为这钱是养老的钱,不是用来投资的钱,没有保本就不买。 在随机采访中记者发现,像王大妈这样将家中的一部分积蓄在银行进行投资理财的不在少数,而且都偏向于低风险甚至零风险的保本保息类产品。然而指导意见明确要求: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出现兑付困难时,不得以任何形式垫资兑付。 银行不再保本保收益,对于老百姓来说到底是忧还是喜?交通银行理财经理贾海峰认为,“保本保息”违背了“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市尘质,让市场运营处于风险高位。意见的出台是国家提前干预、防止金融风险的有效做法,利于金融市场的长期稳定,能让投资者主动增强风险意识。以前的情况就是进来以后找个理财经理闷头就买,新规出来之后可能就需要专业的理财经理来帮你进行一些资产配置,以后你更加的了解自己的投资行为,是国家提前干预、防止金融风险的有效做法,有利于金融市场的长期稳定,能让投资者主动增强风险意识,这对中国的理财市场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南阳电台记者陈曦)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15 06:29 , Processed in 0.07293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