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财经新闻 查看内容

币圈曝交易骗局 超30亿美金成交系虚假编造

评论: 0|来自: 中金网

摘要:   (原标题:炒币者的噩梦 币圈曝交易骗局 超30亿美金成交系虚假编造)   近日,一篇名为追踪虚假的成交量:一场加密的瘟疫的文章揭开了炒币圈的黑幕——OKex、火币、币安、Lbank等虚拟货币交易所,均被指 ...

  (原标题:炒币者的噩梦 币圈曝交易骗局 超30亿美金成交系虚假编造)

  近日,一篇名为追踪虚假的成交量:一场加密的瘟疫的文章揭开了炒币圈的黑幕——OKex、火币、币安、Lbank等虚拟货币交易所,均被指存在交易量造假行为,涉假数据高达70%-90%。

  缺失了国内政策监管的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在经历去年9月的ICO事件之后,以更为迅猛的速度在另一个国度开闸放水,引来了大批交易者。

  结果,一路高歌猛进的利益收割方踢到了开年第一块铁板。上周三开始,币安首先被曝出遭遇黑客攻击,进而引发了包括比特币在内的多种币值暴跌,而币安也被指为自导自演的幕后黑手。

  然后,上周六美国科技博客Medium刊登的署名为SylvainArtPlayRibes的文章追踪虚假的成交量:一场加密的瘟疫顿时引起了币圈内的一阵骚乱。作者声称,通过数据分析的方法,发现了时下最为火热的虚拟货币交易的惊天骗局。

  文章追踪虚假的成交量:一场加密的瘟疫

  我知道他在说谎,他也知道我知道他说谎,但是他依然无动于衷继续说谎…

  不止一位圈内人士向CSDN指出,虚拟货币交易所左手倒右手制造虚假交易量,这在行业里早就是公开的秘密。

  交易所虚假交易量的事情其实早已是圈内潜规则了,平台交易是中心化的成本很低,加上缺乏监管,内部交易左手倒右手是很正常的事情,并非个案。即使在股市里面,都有内部交易的情况存在,所以才有了证监会的监管,监管是为了让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得到合法的保障。看雪论坛区块链安全版主海风月影表示。

  那么,既然如此,虚假交易量的事情在圈内早已是潜规则,那为何这篇文章出来之后仍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呢?关键在于,作者以量化可视的分析模型得出了数据结果,言之凿凿。

  随后,该文不仅经过多家媒体传播,也引起了OKex的高度警觉。他们后来信誓旦旦澄清:自己从来不在数据上做任何人工干扰,也不屑于做任何的假数据。这就奇怪了。

  时隔不到三日,全球三大虚拟货币交易所就已有两家先后中枪,而这次是由一篇堪称高难度的分析论证文给降维打击了。

  一个由模型揭开的真相

  首先,作者Sylvian向读者大家提出了自己的发现:价值总计超过30亿美金虚拟货币成交量完全是虚假编造出来的;其中,全球交易量第一的OKex交易所存在交易量造假的行为,93%的交易额为虚假交易。除此之外,作者还通过数据分析指出中国的虚拟货币交易所——火币、币安、Lbank等都存在成交量造假行为,假交易额的数量占比70-90%。

  然后,他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模型,即用滑点(slippage)作为数据分析的支撑点。简单来说,从市面上已有的各大交易所那里收集订单,然后评估如果现在出售任意价值5万美元的虚拟货币,它的价格能下滑多少,即下单价格和真正成交价之间的差额。

  在还未进行实验之前,Sylvian认为交易量越大,则滑点程度越小。不过,经过实验发现:总体的趋势跟之前说的一致,但是在之前的估计里,两个交易所之间区别应该很小,但是实验结果却出现了高达95%的落差。这并非可以用每个交易所用户的交易行为有所不同就能搪塞过去的。

  Sylvian选取四家日交易量上10万美金的交易所分别是:OKex(红色),Kraken(淡蓝色),Bitfinex(深蓝色)和GDAX(橘色),并调取了以上交易所某些虚拟货币24小时内的成交数据。

  X轴为交易量,单位百万美元;Y轴为滑点,单位%

  从上面这幅图中可以看出,前面三家交易所的数据大体上是相似的,但是OKex两两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与它们的交易量相比,滑点程度更高。这只有一个解释,就是OKex交易所有很多交易是造假的!然后,Sylvian再次进行实验想验证OKex交易所中交易造假的比例时,通过实验得出竟然高达93.6%。在对火币交易所进行验证后,发现其作假程度竟然也到达81.8%!

  交易量,堪称完美的正弦曲线图

  在成交量超过10万美金的28个兑换组合中,只有11组的下滑比率在0.7%以下

  管这些数字本身就证明了一个大部分OKex的交易量是造假产生的,但确切来说,谁都没有亲眼看到这些虚假交易是如何实现的。为此,Sylvian登陆了交易所账户,并查看了一些数字货币交易历史,发现很多交易所以一种明显的人为方式对交易量进行了造假。

  这套量化模型是否足够精准?

 ≡此,海风月影表示赞同:

  文章作者用滑点作为数据分析支撑点,是靠谱的。大家都知道,在市场里面卖出固定量的货币,交易量越大的市场,价格下降的幅度是越小的。那么为什么交易所要做出虚假交易量呢?答案是为了拉更多的用户来交易,把波段做得好看一点,给大家感觉很有机会赚钱,而且市场交易量又大,随时可以出手,有利润空间。

  不过,也有专家给出了不同的意见:

  交易所造假这个事情呢,肯定是存在。不过,这套滑点评估的方式,并不恰当。因为每个交易所都有搬砖套利机器人的存在,导致一些数据看起来很奇怪。

  实际上,在后来OKex的回应中反驳道:

  OK的大客户量级更多一些……那个新闻截取的数据是只占我们15%不到的幸种的数据,而超过85%的常规大币种的数据根本没在里面。

  也就是说,按照OKex的逻辑,他们的大客户多,所以没必要进行刷量。但这些大客户数据的一部分,未必不是刷量带来的效果呢?毕竟,刷量带动市场活跃度,入场投资者则越多,交易所有可能从中获取更多的手续费等。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14 19:58 , Processed in 0.471585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