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财经新闻 查看内容

央行下发的通知指出 以下金融广告关键词不得再使用!

评论: 0|来自: 中金网

摘要: (原标题:近三成互金平台宣传语存误导嫌疑)   2018年03月16日消息,随着消费者权益保护周的到来,互联网金融领域消费者保护工作也备受关注。央行团委官方公众号成方三十二发布金融3·15相关消息,对 ...

(原标题:近三成互金平台宣传语存误导嫌疑)

  2018年03月16日消息,随着消费者权益保护周的到来,互联网金融领域消费者保护工作也备受关注。央行团委官方公众号成方三十二发布金融3·15相关消息,对狠赚、期限短、高收益、零成本、保障全、门槛低等互联网金融广告中常见宣传语做出提示,明确其为传说中的海市蜃楼。3月15日,北京商报记者对50家互金平台进行梳理发现,有近三成平台存在可能误导投资人的措辞。

  在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石大龙看来,这些发布误导性广告的互金企业并非都有能力提供广告中所宣称保障性强的金融服务,有欺骗和误导投资人或借款人的嫌疑。如若高风险的互金产品通过夸大的形式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渠道触达到低风险承受能力人群,而又未做必要的风险提示,就有可能给投资者造成重大损失。

  近两年,监管对互联网金融的整治力度不断加大,不仅表现在对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穿透视监管上,更体现在对互联网金融广告宣传的规范当中,先是2018年2月初央行下发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开展金融广告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严厉打击非持牌机构的违法违规发布行为,全面围堵涉及互联网金融的违法违规宣传,紧接着2月26日,工商总局等十一部委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联合部署2018年整治虚假违法广告工作重点,强调加强广告导向监管和整治虚假违法广告力度。央行广州分行于近日下发的通知中也指出,各企业、机构在其自设的网站、App、微信(订阅号及服务号)、微博和第三方平台等方式发布的金融广告不得违规使用安全、保证、承诺、保险、避险、有保障、高收益、无风险等可能误导投资人投资行为的措辞。

  在判断平台是否合规方面,首先要看收益率,如果收益率过高,比如超过20%,甚至30%,则有涉嫌非法集资的可能性;其次,看平台的工商注册信息,是否是正规的P2P平台;再次,看平台是否有银行存管,没有银行存管的银行,投资人的资金安全就不能得到保证。石大龙说道。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14 19:29 , Processed in 0.04893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