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财经新闻 查看内容

女子深陷美容贷贷7万多只到手2万多

评论: 0|来自: 网贷天眼

摘要:   (原标题:女子深陷美容贷套路!贷7万多只到手2万多) △警方现场图片  】贷、车贷……直到现在的手机贷、留学贷款,似乎所有的消费都能贷款。一些爱美的女孩,会选择一种叫美容贷的贷款,但盯上这种 ...

  (原标题:女子深陷美容贷套路!贷7万多只到手2万多)

△警方现场图片

 】贷、车贷……直到现在的手机贷、留学贷款,似乎所有的消费都能贷款。一些爱美的女孩,会选择一种叫美容贷的贷款,但盯上这种贷款的,可不全是要整容的女性。

  今年1月,江北区警方破获了全市首例套惹银行金融机构美容贷的案件。美容贷背后,竟藏着这样的套路。

  几十人借美容贷不还钱

  欠债还钱,这本是天经地义的事。去年3月间,市内某金融消费公司发现,他们之前发放出去的多笔贷款,要么是找不到还款人,还有的借款人根本不具备还款能力,甚至有的借款人还说中介公司说我们不用还钱,很多贷款成为了死账,经济损失巨大。

  这家金融消费公司初步调查发现,这些出现问题的贷款都是美容贷,而且都来自位于江北区的一家美容医院,借款时间为2016年9月至12月。随后,公司向江北区警方报了案。

  民警发现,向金融消费公司申请美容贷的绝大多数是三四十岁的中年女性,那么这些人究竟在美容医院接受了美容手术没有?她们借贷的那些钱又落入了谁的手里呢?

  rufang已切除还做丰胸手术

  40多岁的许女士(化名)不是主城区人,由于没有固定的工作与收入,许女士想用贷款的方式套 现。2016年年底,她的一个朋友告诉她,有人可以为许女士办理美容贷。不过从贷款公司拿到钱后,中介人员需要收取一定的手续费。

  随后,许女士坐长途车来到主城区,在朋友的介绍下,许女士被带到了江北区的一家中介公司,中介人员安排许女士填写了一张表格。填写的内容包括许女士的身份信息、住址、单位信息、收入信息、家庭信息等。中介人员告诉许女士,住址、单位信息、收入信息全都填写假信息。他们(中介人员)给我说,反正钱都不用还,到时候如果有人来找还钱,这地址是假的,那也找不到人!

  接着,许女士又被带到一家美容医院。她回忆说,美容医院里的医生安排护士给她办理了美容贷,由护士在手机上进行操作贷款。最后,许女士一共在两家消费金融公司办理了贷款。其中一家贷款3万余元,贷款项目是纹眉等美容项目;另一家贷款了4万余元,贷款项目是丰胸。在填写美容项目时,许女士便觉得好笑,因为她早已切除了rufang,我根本不可能去做什么‘丰胸’手术,当时也知道这是假的。填写的都是虚报的美容项目。

  之后的一个月,两家消费金融公司共计7万余元的美容贷发放下来后,许女士只得到了2万多元。她当时觉得很不合理,因为贷款中的近5万元,落入了美容医院和中介公司的腰包。而且事后金融消费公司找到了她,向她催款,并不是像中介人员最初说的那样钱不用还。

  如今,许女士必须承担还款的义务,但她觉得很后悔:有5万多元都没拿到手,这部分钱根本还不起!

  美容贷背后的套路

△警方现场图片

  江北警方查明,从2016年7月开始,从事贷款中介的王某与龙某,伙同江北区某美容医院美容咨询师朱某,合谋通过申请美容贷的方式进行套 现。通过虚构收入、工作职位、工作地址等信息,对不符合贷款条件的资金需求者进行包装,虚构个人信息,让他们向网络金融公司进行贷款申请。在申请贷款成功以后,消费金融公司会将贷款直接发放到美容医院账户上,美容医院扣除30%提成后将钱打给中介,剩下的70%,由中介在扣除中介费用40%后,将余下的30%打给贷款者,有的中介甚至一分钱也不发放给贷款者。

  很多贷款者因为一时急需用钱,中了中介的骗术,到后来一分钱没有拿到,还要背负贷款返还的债务,苦不堪言。

  平时价值几百元的玻尿酸被开成几千元,所做的美容项目远远超出正常价格。美容医院为了骗取贷款,抬高消费价格,虚构消费项目,同时,故意伪造1至2个项目,与中介公司联手诈骗消费金融公司。

  今年1月,江北警方经过半年的调查,先后抓获诈骗嫌疑人数人。经查明,这家美容医院向某消费金融公司申请消费贷款共计300余万元,给该消费金融公司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30余万元。

  目前,朱某、王某等7名嫌疑人因涉嫌贷款诈骗,已被江北区检察院批准逮捕。

  新闻多一点

  调查

  贷款门槛低 一纸表格即可通过审核

  即使本案中的正规金融消费公司,对申请贷款人的信息,只限于对其征信信息的验证。而对贷款人身份、家庭住址、工作收入的验证,也只是事后随机打电话确认。中介公司只要提前和贷款人约定好,就可以轻松应对这些验证的问题。在向记者介绍案情时,江北区公安分局经侦支队的民警说,涉案的美容医院和中介公司找到的贷款人,通常都是急需用钱,但实际上并无申请贷款资质的人。而他们所利用的漏洞,正是金融消费公司在资质审核上的漏洞。本案中的贷款人,只要是征信信息没有问题,一纸表格就可以‘搞定’审核。

  记者在不少整形美容医院的网站上,都发现了以0首付0手续费为广告语的美容贷产品。当一些网友问及美容贷的贷款要求,是否有风险时,美容医院方面都表示操作起来很简单可以协助你完成资料填写等流程,你只要等待放款,然后手术即可。

  目前,江北警方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100余万元。

  检察官说法

  贷款审核环节应谨慎把关

  江北区检察院侦查监督科检察官助理黄永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是重庆市检察机关办理的首例套惹银行金融机构美容贷的审查逮捕案件。贷款消费者、贷款中介、美容机构人员恶意串通,通过虚构美容消费项目骗惹银行金融机构的蓄消费贷款,成功骗贷后,消费者、中介、美容机构人员按照事先约定的比例私分贷款。?

 案中,贷款申请人申请贷款的真实目的是套 现。基于此,三方恶意串通,伪造贷款申请需要的证明资料,例如伪造贷款申请人的征信信息和美容消费记录等,进而骗取贷款。本案较传统贷款诈骗有所不同,比如贷款申请人申请贷款是使用手机APP,在线上申请消费贷款,具有一些互联网金融的形式,被害单位是非银行的金融机构,但它和传统贷款诈骗本质仍是相同的,都是骗取金融机构的贷款。

  根据刑法193条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构成贷款诈骗罪。本案犯罪嫌疑人文某某、朱某某、王某、龙某、王某某、谢某、杨某某等七人的行为已涉嫌贷款诈骗罪,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江北区检察院决定对其批准逮捕。

  检察官建议广大金融机构,在追求业务发展速度和规模时,也要高度关注业务风险,洞悉合作环境,采取有效措施,堵塞业务漏洞,特别是在贷款审核等环节要谨慎把关,真实掌握贷款消费者的征信、用途,确保贷款用后完璧归赵。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13 19:15 , Processed in 0.08598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