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房产资讯 查看内容

海南全域限购 外地人补缴个税社保买房行不通

评论: 0|来自: 新京报

摘要:   海南全域限购 外地人补缴个税社保买房行不通   新京报讯 (记者陈禹铭)4月22日晚,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稳定房地产市场的通知(简称通知),在已出台限购政策的 ...

  海南全域限购 外地人补缴个税社保买房行不通

  新京报讯 (记者陈禹铭)4月22日晚,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稳定房地产市场的通知(简称通知),在已出台限购政策的基础上,实施全域限购。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市场和媒体的广泛关注。

  从3月底开始,海南对楼市调控的力度就明显增大。3月31日,海南省住建厅发布了关于做好稳定房地产市场工作的通知,规定非海南省户籍居民在海南规定限购的区域内,以家庭为单位只能购买1套卓,且需提供至少1名家庭成员在海南省累计60个月及以上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首付比例不得低于70%,房子自获得产权证之日起5年内禁止转让。

  此次全域限购,则是在3月31日发布的文件基础上,对调控进一步深化。

  目前海南全境已开始实施限购。按照调控措施的力度被分为三个层级。

  其中以五指山、保亭、琼中、白沙4个中部生态核心区市县的限购措施最为严厉,上述四地建设的卓只能面向本市县居民家庭销售。第二层是海口、三亚、琼海这些已实行限购的区域,非本省户籍居民家庭购买卓的,需提供至少一名家庭成员在海南省累计60个月及以上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

  第三是对于此前没有实行限购的区域。非本省户籍居民家庭购买卓,需提供至少一名家庭成员在海南省累计24个月及以上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

  通知规定,非本省户籍居民家庭不得通过补缴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购买卓。这意味着外地户籍的投机者进行突击购房的可操作性微乎其微。

  另外,自通知发布后户籍迁入海南省的居民家庭只能购买一套卓,并须提供至少一名家庭成员在海南省累计24个月及以上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

  中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秘书长陈云峰表示:这意味着外来资金在数年内几乎无法进入海南楼市,而前几年流入海南楼市的数千亿买房资金也将面临着被‘关’在岛内的局面。同雄安一样,海南也将成为一个不以房地产开发来拉动经济增长的‘特区’。不过陈云峰也指出,尽管如此,对于租赁、旅游、商业运营来说,春天才刚到来。此外在通知中,还有有关另行制定人才引进政策等的相关表述。

  ■ 分析

  未来房产开发将受控制

  实际上从去年开始,海南释已经开始对过热的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

  从需求的角度来看,去年4月14日开始,推出了多个限购、限贷政策,限制了金融杠杆,遏制投机性需求。从供给的角度来看,在商品房市场上,海南省加强了对开发商预售楼盘的价格审批,去年9月29日还停止批建小户型商品住宅,销售各环节监管全面加码。土地市场上,去年8月17日开始,海南严控沿海地带开发,去年10月27日则暂停了二级市场的转让。这些措施使得海南楼市成交量大幅下跌。以省会海口为例,据克而瑞数据显示,2017年4月海口商品住宅成交9516套,5月成交量锐减至4964套,环比降低48%,此后海口成交量一直下跌至8月份的2952套。

  不过,海南房价并未得到有效抑制,反而持续上涨。据克而瑞数据统计,2017年1-12月,三亚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从23566元/㎡上涨至31541元/㎡;1-11月,海口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从10444元/㎡上涨至16317元/㎡。

  有鉴于此,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海南在全识围内加大调控力度,实施限购,也是为了更加深化调控,管制购房投资投机行为,同时还承担着为海南建设自贸区提供更好的投资环境的需求。

  从购房需求看,随着4月13日海南自贸区的提出,各类炒作概念的现象增加,所以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积极管控需求很有必要。而对于未来海南的自由港来说,通过此类政策,利好房地产市场的稳定,也可以为后续发展提供更好的土地等资源的支持。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分析认为,这一政策的出台对于海南楼市将起到较好的引导作用,挤出炒房带来的泡沫。未来,有保有压的政策思路将进一步延续,对于自由港建设的各类地产业务支持会加大,而对于一些滨海住宅或其他项目,管控会严厉。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9-6 22:31 , Processed in 0.359965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