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众多大学生的求职旺季,对于这些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来说,也进入到了找工作的冲刺阶段。而每到此时,网络上便会出现各种打着求职旗号的骗子开始群魔乱舞,于是各种大学生遭遇求职陷阱的报道更是不绝于耳。面对着网络上鱼龙混杂的招聘信息和找工作的巨大压力,社会经验不足的大学生往往因求职心切、一时疏忽而被骗子钻了空子。 1-传销借网络还魂,电子商务成最大马甲互联网是激发创意的乐土,但也是容易滋生各种毒瘤。近几年,随着网络和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在现实生活中人人喊打的传销开始披上网络的外衣招摇过市。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联合中国反传销协会发布的中国网络传销调查报告显示,近些年来,国内参与网络传销的人员超过4000万,经工商查处公布的涉案金额就高达60亿元。 毋庸置疑,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终端的多样化和网民基数的壮大为传销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各种互联网应用的层出不穷也为网络传销提供了花样繁多的载体,网络广告、网络游戏、网络投资、基金运作等都成为被其利用的幌子。 而目前,国内的网络传销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分别是借助互联网平台推销实物产品、发展下线增加付费广告点击量,以及推荐他人加入购物网站以获利。第一种方式由于不够隐蔽,已经渐渐被非法传销企业和不法分子抛弃。以网络为载体、利用虚拟化产品发展下线成了网络传销的主要形式。电子商务的繁荣促使其成为网络传销最大的马甲,各种支付渠道的百花齐放也为网络传销提供了便利。此前曾遭曝光的世联发商贸网、E网商务等所谓电子商务平台,都是以免费出国旅游等虚拟商品为诱饵,在网上发布广告招募会员,变相收取入门费,并设定各种津贴、分红等奖励方式,激励会员发展下线。而网络团购存在的潜规则也被网络传销钻了空子。一些团购网站推出推荐好友获利活动,推荐的好友越多,得到的返利越多,这一模式是否属于传销还待商定。例如来吧商城网所做的团购除了返利之外,买家还必须成为会员,缴纳880元的会费,并根据发展的下线代理商的数量获得相应的奖励,这毫无疑问已经属于网络传销的范畴。 2-青少年群体成网络传销目标值得警惕如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在就业压力重压之下、怀揣创业梦想的青少年成为网络传销的主要受害群体之一。以湖南省为例,湖南省打击传销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鲁先华指出,传销活动在湖南出现的一个新特点就是:过去,参与传销的人员主要是一些知识层次相对较低的群体;而如今,高校学生、白领、公务员等参与传销的情况日益增多。这首先因为青少年是网民的主力军,也是网络传销的易感人群。20-29岁的网民仍是最大的网民群体,占网民总数的58.2%。对于多数人而言,互联网已经融入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因此更容易接触到网络传销的各种形态。 同时,传销组织还往往利用各种人才招聘网站欺骗求职大学生。由于人才招聘网站多数实行付费制,且审核存在漏洞,网络传销组织利用伪造证件等很容易通过网站的审核。而大学生多数正处于涉世未深、承受就业压力的阶段,在好工作、快速致富等光环的指引下,很容易误入歧途。资料显示,在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60万人,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一句好工作,足以乱了人心。此外,各个层面都在鼓励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进行自主创业,于是整天与网共舞的青少年很容易将目光首先锁定在互联网领域。网络传销手段花样翻新,一旦被冠以消费联盟、连锁加盟、互动式营销、资本运作等名目,立即显得高深莫测、前卫而创意十足,这对于渴望通过互联网创业的青少年而言,无疑非常具有迷惑性。据了解,曾经轰动一时的法国蝴蝶夫人就利用电子商务创业为诱饵发展下线,在短短几年内发展会员6万多人,遍及全国29个省区市,涉案金额高达3.35亿元。3-区分传销与电子商务,还需提高自身辨别能力长期以来,我国始终保持对传销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其生存空间。但由于网络传销利用虚拟产品、虚拟空间、虚拟身份等实施犯罪,且时常更换IP或将服务器设置在国外,故具有机动性、跨区域性、隐蔽性等特点,这给相关部门执法带来难度。 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召开打击传销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明确各部门将进一步密切配合,继续加大对传销犯罪的打击力度,重点打击利用互联网从事传销、以‘资本运作’名义进行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这显示出相关部门的决心。但显然这还不够,眷出台完善专门法律法规,加强针对大学生等特殊人群的指导和服务,增强民众的相关知识和防范意识也越发显得急迫。归根到底,筑就网络传销第一道防火墙的还是每个人自身。如果说一夜暴富心态是促使网络传销风行的第一驱动力,民众相关知识的匮乏与认识的模糊则给了犯罪者可乘之机。因此,在遇到相关创业、投资项目时,一定要仔细研究其商业模式。对于如何区分网络传销与电子商务等,要着重看其在发展下线过程中,是否获得回报,一般来说超过3级以上的下线就属于传销的范畴了。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10 20:35 , Processed in 0.04380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