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饭只想让你们 有空也常回国看看 南宁到乌鲁木齐的火车,真的很慢,尤其是硬座。可是这次长途硬座,却巧遇很多愉快。 花姐三进三出广西传销窝点的故事,实在让人佩服,同时更让人唏嘘人心。 勇气,冷静,和不相信,也是旅途必备良药吧? ——饭饭 很巧的是,我要去的远方,刚好是花姐的家乡。 没有选择兰州,西宁,纯粹是因为节假日人太多,而我的P人头技术的确是渣。 后来又遇99年小帅鲜肉一枚,2岁小仙女一只,这个组合的确是嫩得不行。现在的小孩子怎么都那么可爱呢。 99年小帅鲜肉貌似韩星,会哼好好听的歌,有钱却丝毫不傲娇,最主要的是,帮带了闹腾的小仙女大半天啊,叫他奶爸也不过分。没有偷拍小帅哥的照片,老阿姨我也很是后悔。 小仙女倒是活泼可爱得紧,只可惜自家奶奶不太照顾她,任她随便玩耍折腾,就连衣服的扣子都掉了好多。 挺着个大肚子的她都让我们担心,她再吃下去肚子就要撑裂了。2岁的她懂得不是自己家的东西不吃哦,给啥都说不吃,却偏偏输给了别人家的瓜子鸡爪…… 硬座的好处就是。人与人之间有更多的交集,大家聊着天南地北,政治、历史、地理…… 完全没有白天黑夜的概念,抓紧一点点时间,交换对世界的认知。 得空看看路边风景。 张家界的山,奇特,凹造型呢。 虽然我们家乡也有很多山,但是看到张家界附近的山,还是挪不开眼。 途经宜昌市宜都市枝城镇官垱村,这里路边的树开的花儿特别美。十几棵树,就已经像黄花海了,很耀眼。可惜我现在找不到这树的名字。 枝城长江大桥,也非常壮观。 原来我现在经过的是焦柳线。 焦柳铁路是中国一条从河南焦作通往广西柳州南站的铁路,于1978年建成,全长运营里程1645千米。 原分为北南两段。焦柳铁路连接数座工业重镇,与太焦铁路等共同构成了中国中西部地区的一条南北向铁路干线。 而枝城长江大桥位于湖北省宜都市枝城镇和枝江市顾家店镇的焦柳铁路线上,铁路桥全长1742.3m,没想到它居然是中国第四座跨越长江天堑的大型桥梁! 这个地方好多车啊,不知道是什么地方,我赶紧定位了下:显示是襄阳唐城影视基地,的确,看到了很多唐朝时期文化为背景的仿古建筑群。电视剧天盛长歌、艳骨、电影妖猫传都是在那拍的呢。 10月3号早上,我还在火车上,顺带还看了一场日出。此时是在定西市陇西县通安驿服务区。睁开眼能看到如此美景,困乏全无啊。当时经过的是陇海线。 第一次看见这种山岭,好兴奋。后面看多了,开始麻木了。 到武威的时候,就能看到很多白杨树了,白桦树长得很精神,腰杆笔直,绿得赏心悦目。相对于南宁这个绿城来说,这些地方,实在是荒凉得很啊。武威这个地段,有特别多的隧道,而且特别的长。 这是十八里堡中学,前面有个很大的湖,暂且叫无名湖畔吧。到了这个地方,看看周边地名结尾,就感受了地方特色:沟、山、湾、庄、滩、台、铺…… 现在我,正式踏上了张掖这片土地。 才到这没多久,我又多了人生第一次:报警。 我本来是打算从张掖打的到临泽七彩丹霞旅馆处的,人懒没办法,也想眷到达景区。刚上车时的士大哥又拉了个小伙子上车,还说着顺路。 我想着也算拼车吧,倒也是默认了,打开高德地图,看着路线,想着花姐说的当地的的士经常坑外地人,所以还是有所防备。 看着高德地图换了几次路线,我耐不住性子了,这不是越绕越远了么,浪费时间不说,还多花钱了,我铁定不乐意。我跟小伙子商量了,我跟他下车,车费他出。小伙子也同意了。小伙子下车前付了钱,我也跟着下车了,放弃坐的士到目的地的做法。 转折来了,这司机下车追着我说我没给钱,我说我跟人家小伙子都商量好了,他付完车费就行了,可是司机不依不饶,下车的地方是市中心,倒也不怕他,也不想跟他吵,我说那报警让警察解决吧,他说行,我拿出手机真的就打了,其实心里是七上八下的,第一次打110啊,从谐到大的3个数字。 电话接通了,是个小姐姐的声音,很甜美哦。说明了情况,小姐姐甜甜的说让民警过来解决哦。 司机大哥不淡定了,还装的理直气壮的问我打给了谁,我肯定的告诉他,报警了,等警察叔叔来调解。他哦了一声,装作不在意,走了几步又跟我说这钱我不要了,我走了…… 其实,不是十几块钱的问题,只是我不想被人坑的时候,就不要坑我。 后来还是用了滴滴坐车到汽车站,杀到了目的地——张掖七彩丹霞景区。 什么叫风尘仆仆啊,一进旅馆放下包就问老板能不能开热水洗澡。那里很多旅馆都是用太阳能的,所以使用前我还是先问了下他们。这件旅馆名叫乔家大院,位于七彩丹霞景区的西门,离景点很近,一百多米吧就是景点门口了,住这里很方便,而且国庆期间还能有七十多块的床位,超级难得。乔家大院老板可是位有故事的人物。 在很久以前,这个地方的人们都很贫穷,很多地方都是墓地,住在这里的人,嫁出去的多,嫁进来的少。没有人想到未来这个地方会变成一个全国著名的景点。 乔家大院的老板乔克俭是当地人,曾经在外当过九年兵的他,对这个地方特别的了解,他是第一个发现张掖丹霞地貌的人。他特别热爱家乡,个人喜欢摄影,他发现了七彩丹霞独特的美,想让家乡得到更好的发展。 于是他坚持带很多喜欢摄影发烧友到七彩丹霞这里,让他们看到了七彩丹霞惊艳的面貌,于是更多的照片出现在了网上,传播速度加快。 2005年11月由中国地理杂志社与全国34家媒体联合举办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中,当选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张掖七彩丹霞,从此火了! 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的电影三枪拍案惊奇也将景区定为外景拍摄主场地之一,影片在全国各地上映后,丹霞景区成为国内外游客竟相前往的旅游胜地。 如果没有乔克俭的坚持,或许那个地方依旧贫穷,七彩丹霞还是无名之地。这个地方因为这个景点得到了发展,才有了今天的临泽啊。因为七彩丹霞发财的人很多,这些人里面,真正热爱七彩丹霞的,又有几个? 来尝尝老板娘的手艺 半斤羊肉。(好吃得很,导致我在逛景区的时候,走着走着又想羊肉了,哎) 沙葱炒蛋 沙葱:属于百合科,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中国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和辽宁。生于海拔800-2800米的荒漠、砂地或干旱山坡。蒙古西南部也有分布。 临泽的夜晚是满天星空啊!没有三脚架,拍不出好的图片,索性不拍了,自己看个够。 好了,我们来看看真正的七彩丹霞吧。 可以看得出来,七彩丹霞所在地中间还是一处绿洲盆地。旁边应该是一片大沙漠。这个旁边不知道是多少公里了。 丹霞地貌发育始于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丹霞是指红色砂砾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的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 这里的丹霞地貌发育于距今约200万年的前侏罗纪至第三纪。想想那时候,可是恐龙鼎盛时期啊。恐龙已不再,丹霞长存。 再靠近些去看,丹霞红色地貌很明显,跟右边的大片绿成了鲜明的对比。看到这片红有没有很心动啊! 官网上有介绍张掖祁连山丹霞地貌群,迄今已发现的丹霞地貌群坐落于祁连山北麓,这样来看,这里属于祁连山北麓了。 羊儿,你准备好带路了吗? 咩咩咩…………(人工发音) 抢机位拍日出,早起才有收获。 日出晨辉下,能看到丘陵的条纹外衣。 各种小植物 七彩丹霞真的很美,因为没有下雨,所以颜色的饱和度不是特别高。但是亲眼看到,也已经能切身体会到那份美,本来想用PS下场雨,让颜色饱和度更高些,但是想想,也没有必要。淡妆已美,就不必浓妆了。 赶着去冰沟丹霞,就只能离开这里了,不然真想呆一整天啊。 从临泽七彩丹霞到肃南的冰沟丹霞: 鹦鸽咀水库的小溪顺势而流 路边风景: 最美还是在路上啊……很多白杨树。 置身寒瘦也成行,走土飞沙是绿墙。 直正清白随召唤,愿为柴火敢为梁。 说的就是你——白杨。 七彩丹霞是颜色的多彩,冰沟丹霞却是形状的多姿。虽然都是丹霞,却难以对比。它以雄险神奇而著称,素有赤壁千仞的美誉,被评为世界十大地理奇观之一。 此地是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但是在冰沟丹霞,却会觉得风比七彩丹霞处大些,也更干,消耗的水份更多。估计是跟自身的地理位置有关。 它的海拔大约是1500-2550米,很多景点都要爬很多阶梯才能看到,有的阶梯又长又陡,所以比看七彩丹霞这个景点要辛苦的多。我严重恐高啊,考虑再三,还是放弃了很多景点。 冰沟丹霞的设施感觉比七彩丹霞更人性化些,沿路有充电站,还有WIFI,但是我没试过,不知道能不能使用呢。就连厕所都不一样,南方的我,一打开门也是惊呆了: 额,这是所谓的旱厕吗,不懂。 还有个公厕,每个便池都是泡泡(类似洗洁精泡泡),我还问了阿姨才敢使用。用完即走,连冲水都省了…… 厕所总是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言归正传,看图 --大家好,我叫骆驼。 --知道啦,知道啦,不要浪费时间自我介绍啦! 三人脸,靠得近,适合讨论各种问题。 仙女姐姐 动物界的爱,不懂啊 蘑菇巨婴 随着地壳的抬升,山坡以崩塌过程为主而后退,保留下来的红色砂岩经过长期的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了孤立的奇岩怪石,所以其突出特点为色如渥丹,灿若明霞。是由产状水平或平缓的层状铁钙质混合不均匀胶结而成的红色碎屑岩( 主要是砾岩和砂岩),受垂直或高角度解理切割,并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流水溶蚀、风力侵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有陡崖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形。 靠近看那些岩石,的确是能看到表面的砾岩和砂岩。 还有蜘蛛网哦! 这些植物的存在,让这个荒凉的地方,多了一丝丝暖意。 还逮到了你! 下面这张照片让我想到唐僧往西天拳之路。 荒凉,离终点遥不可及。 转个弯,不知道又会遇见谁,又有怎样的故事。 张掖此行很感谢乔克俭老师呢,在入住的第一晚提醒了我拍当地景色的要点,我每拍一张都要默念一遍啊(虽然自己还是没拍好)。感谢!还有花姐,一直关心我的旅途安危。感谢! 我的下一站是哪呢,本来是打算到敦煌的,经室友顺子姐的启发,换了目的地。她刚好去了那里才到张掖的,她拍的照片极美,只花了几分钟时间就让我放弃了敦煌。 来源;泰THAI邦企鹅号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18 08:59 , Processed in 0.04516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