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0月31日电(冯玲玲)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31日发布中国城市营销发展报告(2018)(下称报告)。报告指出,近年来中国城市化及城市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城市品牌因此获得新的发展机遇,但伴随内外部环境变化,城市品牌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 该报告基于中国城市品牌发展指数、省域品牌发展指数及城市群品牌发展指数形成的指标体系,对中国289个城市、30个省区市和20个主要城市群的品牌发展进行评估与测量。报告指出,2017至2018年度中国城市品牌发展指数有所下滑,城市投资品牌成为短板;旅游领跑服务经济转型,宜居发展备受关注;城市品牌强度呈梯度分布,且区间分化效应再度加大。 数据显示,2017至2018年度中国内地287个城市的品牌发展指数均值为0.276,同比下降8.66%。其中,城市投资品牌成为城市品牌发展指数中得分最差的指标,有236个城市的投资品牌得分低于0.3分,占比达81.66%。 〃告认为,城市品牌发展指数下滑,特别是城市投资品牌表现不佳,不仅与中国城市正处于推进高质量发展转型调整期的内在压力有关,也与国际贸易争端等外部因素相关。数据表明,城市投资品牌发展指数与创新创业潜力相关程度最高,随着中国创新创业的不断发展以及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城市投资品牌有望在未来逐步走出低谷。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综合研究室副主任赵峥表示,未来在塑造创业品牌推动城市营销的过程中要避免三重三轻:一是避免重硬轻软,努力营造良好的双创软环境;二是避免重物轻人,充分利用人的活力推动城市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三是避免重竞轻合,在鼓励竞争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区域内部及区域间合作。 〃告还指出,区域品牌助推城市网络体系优化,成为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 其中,省域品牌总体水平较低,区域间发展水平差异明显,总体上呈现出东强西弱,华北、华东双足鼎立与东北、西北双重凹陷的格局。城市群品牌发展虽成效显著,但同样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华南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珠三角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三大城市群一路领跑,西南与华北城市群是区域潜力股,西北与东北城市群则整体品牌实力较弱。 值得一提的是,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品牌建设继续保持领先态势,26个节点城市品牌发展指数均值为0.433,是289个城市均值的1.57倍。报告认为,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品牌发展保持领先态势,一方面与节点城市享受国家政策红利有关,另一方面,节点城市自身的定位体系也日趋深化,助推了城市品牌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城市与房地产经济研究室副主任刘彦平指出,当前中国城市营销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营销战略张力不足、人口挑战应对迟滞、区域品牌协同不足、制度约束尚未突破、竞争格局亟待重构等方面。 ≡此,报告建议,城市营销与品牌发展应回归其服务地方战略的轨道上来,聚焦战略杠杆;鼓励共建共享,扩大营销参与;加强治理体系建设,提升营销能力;重视文化开发,深化公共外交;重视城市形象监管,推动品牌增值。(完)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9-10 22:16 , Processed in 0.60906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