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财经讯 据彭博社报道,世界泳坛多金王迈克尔•菲尔普斯及其代言的美国运动装备品牌Under Armour(UA),或许犯了一个昂贵的错误。 身为UA的王牌代言人、该品牌麾下奥运选手中的王冠宝石,菲尔普斯却身着Nike运动裤,与2016年里约奥运会美国队另外两大巨星女版菲鱼——莱德基和体操名将西蒙•拜尔斯集体登上一同,嗖地一声登上了美国体育画报最新一期的封面。 在运动营销世界内,这无疑构成一件极其糟糕的事情。超级巨星运动员——以及他们的代理商、经理人以及营销团队——都超级清醒地知道他们应该穿什么牌子的衣服,因为他们从签约商那里赚到了大把的钞票。 自2010年就已成为UA签约运动员的菲尔普斯,把自己所代言品牌对手的商标带上了一本全国知名杂志的封面,该商标还占据了中心位置。要知道,超过1800万美国人会看体育画报。了解内情的人,不停地摇头。 美国奥委会前首席营销官里克•布尔顿指出,耐克会把这个封面贴在墙上。 UA的女发言人丹妮尔•戴利,以及菲尔普斯经纪公司Octagon的经纪人彼得•卡莱声称,美国奥委会要求菲尔普斯穿Nike。Nike是美国国家队的赞助商。不过,三位了解拍摄一事的知情人士透露,没有这样的要求。 到目前为止,美国奥委会并未就此事发表评论。 身为菲尔普斯数以百万计美元签约组合的组合的工程师,卡莱指出,关于奥运选手在比赛期间什么时候穿什么样的衣服,存在这一系列复杂的规定和合同。卡莱说,通常,分析、理解并管理诸多运动员被告知必须遵循的规则和规定,是一种严峻挑战。对于运动员来说,他们的代言资格危如累卵。 如果菲尔普不得不穿Nike,他做的也不是非常好。拍摄的幕后花絮显示,他穿的是UA的运动鞋,以及貌似Ted Baker的Polo衫。和他一同参与拍摄的莱德基穿的是Nike的短裤和背心,而拜尔斯穿的则是UA为美国体操队在比赛中所穿的体操服。不过,拜尔斯本人的赞助商是Nike。需要补充的是,在封面照片中看不到莱德基和拜尔斯衣服上的商标。 知情人士透露,拍摄场地就在巴拉奥林匹克公园的主媒体中心,而拍摄过程仅持续了15分钟。菲尔普斯是从美国奥委会官方活动赶过来的。在这场官方活动中,菲尔普斯被要求身着Nike。媒体中心也是奥运会官方会场。这一点无疑加重了混淆性。 在参与拍摄的40人中,至少有3个和菲尔普斯在一起。没有人就他身着Nike运动裤一事发表评论。 Reebok和Fila的前营销主管霍维•伯奇指出,有些人摔了跟头,尤其是当你是奥运史上最牛的运动员。 据报道,体育画报拒绝给出置评,负责拍摄的摄影师也未就此事发表评论。 赞助和分析公司Apex Marketing集团公司指出,时代公司旗下的这本杂志,共有1820万读者,而Nike将从品牌曝光中获得大约45.3万美元。耐克无疑在UA的尴尬和恼火中成为了受益人。在签约NBA最优秀球手斯蒂芬•库里等运动员的问题上,UA和Nike展开了频繁的竞争。 国际奥委会因过度保护赞助比赛的企业的独家权而遭到强烈指责。美国奥委会和Nike有合作协议,意味着美国运动员必须在颁奖典礼、新闻发布会以及其他官方奥运活动中身着Nike。 对保护自己签约公司一事非常敏感的星级运动员,经常会找到变通办法。比如说,当Nike代言人迈克尔•乔丹在1992年金牌颁奖典礼上将美国国企披在肩膀上时,用一个充满爱国主义的动作遮盖了衣服上Reebok的商标。 还有另外一种途径。我经历过一些情况,我们终止了代言合约,因为身为我们的付费签约人,运动员却在公共场合身着竞争对手的产品,伯奇说,对于这些的事情,你必须要非常注意。 在重压之下,国际奥委会于去年放宽了规定,允许那些不是比赛赞助商的企业,比如说UA,在广告中以奥运选手为号召。不过,这样的广告必须经过相关机构的批准,而且不能使用奥运会的标志,比如说奥运五环,或里约、夏季和金牌等字样。 在奥运开始5个月前,UA为菲尔普斯拍摄了一支Rule Yourself(管理好自己)为主题的广告片,内容是菲尔普斯在赛前日复一日的训练。 这已经不是菲尔普斯首次站在奥运会营销舞台的混乱漩涡中了。早在2012年,两张他和LV包包合影的广告照片在网上迅速流传,不少时尚杂志大赞菲鱼很有时尚范儿。没想到,这两张照片竟然给他惹了麻烦。国际奥委会在当年早些时候修订的条例40明确规定,所有运动员在伦敦奥运会期间,也就是从2012年7月18日到8月15日不得参加任何非奥运营销活动。LV并非奥运赞助商,而菲尔普斯的LV广告照片在奥运会比赛期间被发布在微博Twitter上,是明显的抢跳犯规。 菲尔普斯和LV公司均否认公布了照片。 前Nike高管、Ultimate Fighting Championship首席全球品牌官盖里•库克指出,菲尔普斯不是第一个这样做的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米娜)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18 00:35 , Processed in 0.04488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