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任明超 实习生 郭秋林 不到两年的时间,海南省儋州市海头镇的贫困村红洋村实现稳定脱贫。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19户817人稳定脱贫,所有贫困户危房得到改造,实现基本医疗保障五道防线,道路交通畅通,自来水通到每家每户。 这一切变化的背后,离不开一个10个多月没有双休的扶贫干部的倾力付出。 他叫唐林,2018年3月,他从团省委志愿服务与社会工作部调任红洋村,担任第一书记。上任以来,他为该村协调引进了1355万元的项目资金,实施产业扶贫项目3个,落实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2个,村里的基础设施和美丽乡村建设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从零增长到20多万元,摆脱了完全靠财政拨款的空壳村状态。 面对生病住院达7个月的老母亲,他的妻子分担他的责任,让他安心扶贫,对他说:帮助困难群众是一件善事,你用心去工作,家里有我。 新书记的新举措 红洋村位于海南省的西部,天气炎热,干旱少雨,农业发展受限。唐林上任之前,这里的大多数百姓都选择种植桉树、橡胶这类耐干旱、易生长、粗管理的经济作物,经济收益不高,而且桉树的种植极大地破坏当地土壤。 上任之初,唐林来到这里,感觉像是到了大西北,他告诉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这里土地沙化严重,卫生环境较差,村民精神不振,游手好闲的村民较多。 、展产业是保证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脱贫的好方法、好途径。唐林说, 结合该村贫瘠的土地面貌,唐林带领红洋村村民大力发展养殖产业,以此为突破口推进脱贫攻坚。村集体合作社带头饲养黄牛、水牛,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典型,该村村民和贫困户都积极参与到养殖产业中。 ←克真家有4人,仅靠1个儿子外出打工赚取收入,还有1个小孩患肺结核,是扶贫工作的重点关注对象。唐林主动帮助他申请信用社贷款,发展养牛产业,目前饲养20多头牛,有了新的稳定收入。 新洋地村村民符克青通过养牛,一年半时间里,实现纯收入5万元,大大高于普通村民收入水平。在唐林看来,切实提高村民收入是工作永恒的目标。 对每一户贫困家庭心中有数 唐林有一本扶贫日记本,上面记载了各个贫困户的详细情况,他经常在周末加班走访贫困户,对每户的情况都心中有数。 ■贫政策宣讲是落实每一项扶贫帮扶政策的关键环节。在唐林的带领下,红洋村结合各贫困户的情况,按户量身打造政策宣传手册,将自家适用的各类政府帮扶政策和实现方式、帮扶责任人的任务和扶贫产业介绍、脱贫攻坚基本知识等送达各个贫困户,真正让每一户得到了帮助。 贫困户黄三白长期在家,对出外有畏难情绪,唐林多次找他谈心,并为他介绍工作,目前他到深圳一家工厂打工,月收入3000多元,保障了稳定脱贫。 根据省脱贫攻坚指挥部要求,为保证扶贫精准度,不错评漏评错纳一户,十三五期间,红洋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由65户286人调整为29户111人。村民郭明光最开始对自己被清退意见较大,但是通过多次跟他谈心,耐心解释政策,同时让他与其他纳入贫困户的村民的情况进行对比后,他心服口服。 唐林说: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做到公平公正,不搞优亲厚友,让真正困难的村民享受国家扶贫政策。正是在唐林秉公办事的原则下,清退的贫困户无一户有意见上访。 唐林在走访期间,关注到村里贫困户的危房问题。为使贫困户卓得到保障,他在村里大力推动危房改造工作,在共青团海南省委大力支持下,每户危改户赠送5吨水泥,鼓励贫困户积极危改,缓解危改资金困难。真的多谢团省委送来的那5吨水泥,否则我们家哪能今年就住上新房子。红洋村贫困户符瑞长母亲激动地说。 截至目前,44户贫困户低保户的危房得到了改造,105户一般户争取到危房改造指标。 生态环境建设不放松 ∏法盗采河沙严重破坏着红洋村的河道环境。但由于贫穷,在唐林上任前,非法采砂的事件在当地时有发生。 唐林任职后,为严厉打击盗采河砂行为,保护红洋村广地村小组河道和生态环境,带领全村制定打击非法采砂行动工作方案,对广地村小组非法采砂行为进行调查摸底,并主动联系海头镇派出所、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等相关部门,经过严厉打击,私自采砂现象得到遏制。 2019年,在唐林的带领下,红洋村开展了厕所革命,村里群众共同参与对环境卫生的大整治。现在,我们红洋村的环境卫生比以前好多了,越来越干净,住得也舒心。贫困户符克太说。 唐林认为:要想脱贫致富,首先要出得去,出去之后还要让人回得来,回来之后要留下来。随着红洋村乡村环境越来越舒适,相亲们脱贫致富对乡村振兴的决心也越来越足。 自2015年起,海南枢次选派第一书记远赴贫困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开展双争四帮的脱贫工作。一批批像唐林这样的扶贫干部扎根农村,让一个个贫困落后的乡村旧貌换新颜。 唐林说,开展扶贫工作想要取得成效,就必须要多帮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树立威望,才能带领村干部和群众做好扶贫工作。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13 05:44 , Processed in 0.04525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