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曝光台 查看内容

高铁来到我家门:阜阳春运之变

评论: 0|来自: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摘要: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阜阳1月10日电(中青报&middot中青网记者王海涵 王磊)1月10日是今年春运首日,记者乘坐高铁来到安徽阜阳西站,早上9点03分准时到站。一进站,记者看到,高架式站房气派宏伟,4万平方米站内区 ...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阜阳1月10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海涵 王磊)1月10日是今年春运首日,记者乘坐高铁来到安徽阜阳西站,早上9点03分准时到站。一进站,记者看到,高架式站房气派宏伟,4万平方米站内区域一望无边,诸多便民设施和暖心服务台一应俱全。一位同车旅客打电话时感慨:我回来了!还是第一次看到家乡高铁站,没想到这么气派!

  在阜阳,铁路的发展和风起云涌的民工潮息息相关。阜阳人口超千万,是闻名全国的民工输出集散地之一,每年有近350万人在江浙沪等省市务工。过去春运,一直存在着务工人员出行难的问题。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阜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纷纷外出务工,民工潮由此形成。出去时,&lsquo蛇皮袋&rsquo(编织袋)里装被子;回来时,旅行包里装票子。这是当时外出务工人员的真实写照。

  1998年至2010年,铁路交通大发展,阜阳民工外出人数也猛增到每年百万人以上。阜阳西站客运值班站长杨静有着19年工龄,她曾在老火车站工作,见证了一年又一年的春运,以及这其中大大小小的变化。

  她和同事回忆,那时,阜阳站每天停靠列车只有五六对,春运高峰,农民工兄弟为买一张火车票,不顾天寒地冻,守在水泄不通的露天广场排队,连如厕都很困难,甚至不敢上厕所,人一离开就要重新排队。

  站前广场里三层外三层都是人,有人提前5、6天就来排队买票,但还是一票难求。现场秩序都靠职工人力维护,大伙24小时都闲不住。杨静回忆。

  她至今难忘那时的进站情景:务工人员肩扛大包悬,带着孩子赶到售票厅,放下背包让孩子看着,自己排队买票,随后再背起包拉着孩子跑向候车室,用嘴含着车票,伸着脑袋递给检票员&hellip&hellip

  图为曾经的阜阳春运嘲 资料图片为铁路部门提供

  1997年,随着京九铁路全线贯通,阜阳成为五条铁路的铁路枢纽。2008年春运,改建后的阜阳站有4个候车室,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

  2019年12月1日,京港高铁商合段、郑阜高铁开通,旅客出行时间大大缩短,乘车更为便捷。阜阳人民期盼的大喜事终于到来。

  在阜阳西站,记者现场感受到,旅客出行变得更加商务化,行李越来越少,步履越来越轻快,神色越来越轻松。还有站内小甜橙志愿者带来贴心专业服务。

  现在有了高铁和电子客票,车站运力明显提升。车站环境和设备设施变好了,务工人员反而偏向于选择高铁出行,可选择的车次也增多不少。此外,家乡不断发展,也在不断吸引务工人员返乡。 这是杨静今年春运感受到的最大变化。

  现场,杨静还向记者介绍了站内高标准配备的四区一室,包括军人候车区、重点旅客候车区、商务区、儿童游乐区、母婴候车室。此时,记者遇到了准备带女儿去合肥的宁涛先生,小女孩正在儿童游乐区玩耍。

  他告诉记者,自己是阜阳人,但是和妻子一起在合肥工作,今天正准备带着女儿去合肥玩几天,属于反向出行,有了高铁,一切都方便了许多。

  当下,阜阳至合肥最快旅行时间由过去的2小时24分压缩至1小时10分,阜阳至上海最快旅行时间由过去的9小时33分压缩至4小时02分,形成亳州、淮南半小时交通圈,合肥、商丘1小时交通圈,南京、武汉、郑州2小时交通圈,杭州、苏州3小时交通圈,上海、北京4小时交通圈,旅客到长三角城市的乘车时间大大缩短。

  未来,8条高铁路线在阜阳交汇通车,境内各县拥有5个高铁站,列车开行将呈几何级增长,阜阳铁路的枢纽地位将日益凸显。高铁就像一针催化剂,为阜阳全方位融入长三角注入崭新动能。

  图为1月10日当天,阜阳西站内的春运景象。 王海涵摄

  图为1月10日当天,阜阳西站内的春运景象。张梦辰摄

  图为阜阳西站外景 任长波摄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12 19:42 , Processed in 0.178732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