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曝光台 查看内容

北京友谊医院专家: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要保护好耳朵和听力

评论: 0|来自: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摘要: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3月4日电(中青报&middot中青网记者 夏瑾)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人们开启了居家学习、办公的新模式。这段时间,看病也不如以前方便,出现耳科方面的问题。应该怎么办呢?前段时间,我们通过 ...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3月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人们开启了居家学习、办公的新模式。这段时间,看病也不如以前方便,出现耳科方面的问题。应该怎么办呢?前段时间,我们通过网上义诊,发现大量患者反映出现了耳鸣、耳痛、眩晕等问题。在今天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发布会上,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龚树生说。

 〈病不如平时方便的情况下,如何及时甄别相关问题,保护好听力?龚树生为大家介绍了在家保护耳朵、保护听力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首先要有规律的生活作息。龚树生在问诊中了解到,疫情期间,很多人改变了平时的生活作息,晚上睡觉越来越晚,熬夜的情况越来越多。很多人发现自己的耳朵开始响,就是所谓的耳鸣。

  龚树生说:目前为止,耳鸣的发病原因和机制还不很清楚,但是比较明确的是,缺少睡眠,或者情绪紧张,都可以导致耳鸣。如果出现耳鸣,我们要眷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尽量避免过度熬夜。因为睡眠剥夺之后,就会影响内耳的微循环,进而出现耳鸣,甚至出现听力下降等问题。

  其次,减少和控制日常生活中的噪声。龚树生说,现在,每个家庭里的家用电器越来越多,给我们带来便利生活的同时,家用电器的噪声又给我们带来了危害。所以在使用这些家用电器的时候,要尽量把噪声降到最低,用过之后应该关掉开关。平时我们接打电话、看电视、听音响等都要把音量调到适中。

  第三,合理使用耳机,每天戴耳机不超过3个小时。龚树生说,耳机已经成为一部分人,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必需品。长时间佩戴耳机,对听力是有伤害的。在居家隔离状态下,很多年轻人听音乐、上网课、看电视、打游戏甚至做运动时都会佩戴耳机。长时间佩戴耳机,有些人就会出现耳鸣、耳痛甚至耳朵发闷、发堵,有些还出现听力下降的问题。龚树生建议,耳机每次佩戴的时间要控制在30-40分钟,每天戴耳机的总时长不超过3个小时,未成年人建议不超过2个小时,避免耳机给耳朵带来损伤。

  在安静的环境下,耳机对人听力的损伤是比较小的,但是在噪音环境下,耳机对听力伤害就比较大了。所以,在嘈杂环境中不建议戴耳机。如果长期戴耳机已经出现了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也不建议再戴耳机。龚树生说。

  第四,不掏耳朵。龚树生说,正常人都会有耵聍,也就是耳屎。耳屎是非常有益的,因为它有杀菌作用,可以保护好外耳道的皮肤。如果要去掏它,会损伤外耳道皮肤,导致外耳道炎症,造成真菌感染。所以,大家尽量不要掏耳朵,尤其是不用不干净的器具掏耳朵,另外,若是用力不当更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

  第五,出现耳科临床上常见症状,比如耳朵痛,耳朵流水等,该去医院的必须去,可以暂时不去的就居家护理。龚树生说,可以暂时在家护理的情况包括:原来已经有外耳道炎或得过外耳道湿疹,以及有慢性中耳炎的病史,在居家期间出现了耳朵痒或者耳朵痛这些症状,跟平时没有太大的区别,完全可以在家里用一些药物把它控制好。

  但是如果症状加重,甚至耳流脓的性状发生了变化,比如一般是稀的脓液或者是粘稠的脓液,变成了血性的脓液,或者像豆腐渣一样的,并且疼痛加重,就应该立即到医院去就诊。龚树生说。

  最后,疫情期间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合理膳食,调整好情绪,尤其要管控好慢性疾病。龚树生说,疫情期间,很多人,尤其是老年朋友们,本身就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或者其他慢性疾病,由于比较紧张,过度担心,也有可能出现听力问题,出现眩晕、耳鸣、突发性耳聋,甚至伴有头痛等一系列问题。对于突然出现的突发性耳聋或者眩晕,尤其是伴有头痛的相关问题,应该及时就医,避免错过了最佳诊疗时间。

  龚树生提醒大家,今年3月3日是我国第21个爱耳日,同时也是世界第8个爱耳日。今年爱耳日的主题是保护听力、终生受益。

 。护好我们的耳朵,应该从每一天开始。希望疫情过后,我们依然是顺风耳、耳听八方。龚树生说。

原标题:北京友谊医院专家: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要保护好耳朵和听力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12 04:15 , Processed in 0.40224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