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地推出稳楼市政策,部分松绑尺度较大的措施已被叫停,这打消了靠房地产来稳增长的市场预期,也强化了因城施策必须坚守房住不炒的政策信号。 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正常运行造成了一定干扰,增添了稳增长的难度。有观点认为,房地产政策适度松绑有利于对冲经济下行压力,个别城市也试探性地提出下调首套房首付比例放松公寓限购等政策。这既是多年来形成的经济高度依赖房地产惯性思维使然,也是部分地区高度依赖土地财政的因循守旧之举。时移事异,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地方楼市调控的因城施策不能偏离房住不炒的定位,更需厘清稳定市场与刺激楼市的界限。 一方面,保持房地产稳定发展既是短期稳增长所需,也是长期调结构之基础。房地产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依然较高,涉及的上下游产业庞大,并吸纳了大量劳动力。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房地产市场平稳降发展都关系着国民经济大局。为此,在当前特殊时期,多地及时出台了支持房企有序复工复产、延缓土地出让金缴纳、放宽公积金贷款等政策,这有利于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维护行业整体稳定。 另一方面,房地产不能成为经济刺激工具。不少研究机构指出,尽管房地产投资对GDP增速有较高的拉动作用,但其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在资金、资源方面的挤出效应更大,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经济结构的内部失衡。而且,目前不少城市的房价相对较高,调控松绑必然会带来房价过快上涨,不仅与摆脱对房地产过度依赖的政策取向背道而驰,而且会催生局部的房地产泡沫,抬升灰犀牛风险。 应该看到,中国经济有基础、有能力坚守房住不炒,推进结构调整升级。短期而言,应对疫情冲击的政策发力点较多。在基建投资方面,中西部地区还有较大空间;以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基建投资方面,市痴间更大,且新基建兼顾稳增长与调结构,有望逐步成长为经济增长新动能。中长期来看,经济增长要切换到创新驱动,改革将进一步深化,以引导更多经济资源流向科技创新企业,逐步消解房地产对资金等生产要素的过多挤占。 有句老话说,容易的路越走越难,困难的路越走越容易。靠放松房地产调控、刺激楼市来稳增长,操作起来肯定比孵化科技企业、培育创新基因容易,但也必然是权宜之计,并且未来的风险会大很多。坚守房住不炒原则,积极探索经济发展新模式、新路径,才能推动经济加速转型升级。记者 费杨生 王舒嫄 本资讯标题,保持定力坚守房住不炒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9-10 06:01 , Processed in 0.04845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