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关闭了传统守旧的门,却打开了创新变革的窗。 3月24日工信部发布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要求全力推进5G网络建设、应用推广、技术发展和安全保障,充分发挥5G新型基础设施的规模效应和带动作用,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5G是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新型基础设施。疫外爆发的新业态,让5G大显身手,其超凡脱俗的表现,更让人感受到G高一筹的魅力。如今,新基建的东风和国家政策的推动,让5G迎来新的风口。当此之时,我们要加快5G基础网络建设,带动5G相关产业融合应用,为经济发展提供G高一筹的支撑。 、挥G高一筹的拉动效应。5G是全球科技革命中的引领性技术。就拿这次抗击疫情来说,5G融合应用就展现得淋漓尽致,给人带来疫外的惊喜体验。疫情期间,上亿网民借助5G高清直播,当上了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的云监工;人群密集区域5G 热成像等应用有效支撑了疫情防控;企业使用5G远程视频云端签约;学校借助5G开展网络授课&hellip&hellip一个个创新应用的嘲,无不展现着G高一筹的魅力。当然,5G不仅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中表现突出,更在稳投资、促消费、培育发展新动能等方面潜力巨大。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2020-2025年5G商用将带动超过8万亿元的新兴消费。因此,我们要增强加快5G发展的共识和信心,抓住5G在网络教育、在线医疗、远程办公、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发展机遇,探索5G商业模式,加快5G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不断壮大5G产业生态,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G高一筹的拉动效应。 建设G高一筹的基础网络。5G时代,网络是根。只要加快基础设施和网络建设,才能发挥出G高一筹的最大效应。截至2月底,全国建设开通5G基站达16.4万个,北上广等城市城区已实现网络连片覆盖。特别是近来新基建的号角越吹越响,5G作为新基建的领头羊,更应按下基础网络建设的快进键。令人欣喜的是,中国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正在强势发力,中国铁塔截至3月初累计建成5G基站超20万座。同时,我国5G技术及产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系统设备、终端芯片、智能手机等产品发展成熟。终端方面,已有超过40款5G手机终端入网,3千元级的主打机型已进入市场。这些基础网络和硬件设施,为5G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持续发力,加快推进主要城市的网络建设,加快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用户端到端的网络感知体验,为5G商用配套建设一条条信息高速路。 深化G高一筹的融合应用。让5G发挥好引擎作用,关键要做好融合应用文章,发挥产业支撑作用。目前,我国5G应用嘲更加丰富,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加快探索,工业互联网、车联网、医疗降、媒体娱乐等正成为5G创新应用的先导领域。特别是5G商用牌照发放以来,各地通过鼓励创新、加快网络建设、推广应用等,积极推动5G技术产业进步,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接下来,我们要深耕5G商用领域,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相融合,驱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在产业领域,积极推进5G融合应用,聚焦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等领域,为更多的行业赋能赋智,促进各行各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在消费领域,加快用户向5G服务迁移,鼓励终端消费;推广5G+VR/AR、赛事直播、游戏娱乐、虚拟购物等应用,培育新兴消费模式,拓展新型消费领域,在融合应用中释放G高一筹的最大优势。 疫情关闭了传统守旧的门,却打开了创新变革的窗。回顾近二十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历史,每次应对危机都是在创新中突破、在变革中新生。2003年抗击非典催化了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2008年汶川救灾催化了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2020年抗击疫情也必将催化5G的快速发展,开创信息技术大创新、产业模式大变革、发展质量大提升的新时代。 原标题:地评线江右时评:为经济发展提供G高一筹的支撑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11 16:20 , Processed in 0.04470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