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逾8.8万家门店、30多万名从业人员,曾经不起眼的网红国民美食沙县小吃,已壮大为一年近500亿元营业额的大产业! 3月23日,在福建三明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沙县夏茂镇俞邦村,实地了解沙县小吃发展现状和前景,勉励乡亲们再接再厉,继续引领风骚。 这让沙县小吃从业者、樟荣食品负责人张声樟备受鼓舞之余,也深感加快沙县小吃新品种研发、供应链管理等创新的紧迫性。 不久前,樟荣食品研发推出多花黄精炖排骨,一道获得2020年沙县小吃炖罐大赛银奖的作品,在旗下的全国200多家沙县小吃店受到热捧。从新品研发到面市热销,其间多亏了三明市农科院药用植物科特派团队的一臂之力。张声樟深有感触地说。 沙县小吃是沙县的支柱产业之一,药膳则寓医于食,既具有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等。沙县所在的三明市素有中国绿都之称,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蕴育了铁皮石斛、七叶一枝花等多种优质中药材资源。 沙县药膳炖罐作为沙县小吃的四大品类之一,伴随沙县小吃的发展享誉四海。但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中式快餐小吃竞争对手涌现及市场环境的竞争压力的升级,沙县小吃产业的自我提升、不断研发新品的要求也迫在眉睫。 两年前,张声樟瞄准了多花黄精,这种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等功效中药材,也是沙县小吃传统药膳调味秘方的重要成分。这时他的苦恼在于,多花黄精是个好产品,也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可是原料的供应太难了。据不完全统计,仅樟荣食品分布全国各地的沙县小吃店每年多花黄精的消耗量在近百吨。 我们采用的是三明产的多花黄精,香气浓、口感好、没有苦味麻味。但主要来自农民野生采集,根本不能满足庞大的需求量。而采用外地产的黄精虽然价格低,但做出来的炖罐口感完全不一样。张声樟说。 种植多花黄精,是供应多花黄精原料最好、最稳定的方式。可是种苗哪里来,怎么种呢? 〕恼之余,张声樟想起了自己的表弟张述嘉,在三明市农科院药用植物科特派团队帮扶下开展华重楼林下种植,仅几年时间就从单身困难户变成了林下经济致富模范。他把这个想法和张述嘉一谈,两人一拍即合。在三明市农科院科药用植物所指导下,他们共同成立沙县夏茂恒森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夏茂上礁、岩坑建立2000多亩多花黄精种植基地。 面对旺盛地种植需求,如何快速繁殖优质种苗,以满足不断扩大的种植面积?市吃食品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降低多花黄精产品重金属和农药残留?市场的需求就是科研的课题,就是科特派服务的方向。三明市农科院院长许旭明如是说。 搭乘沙县小吃的高速列车,在科特派团队牵头人、三明市农科院药用植物所研究所负责人叶炜的带领下加快攻关,一系列新的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加快走向田间地头: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优质高产的明精1号以保证道地多花黄精品种纯正;推动专利技术多花黄精控根容器栽培技术在种植基地生根开花,确保多花黄精高产优质等。 、展药膳炖罐植物种植,实现食材供应的品质、稳定性是沙县药膳炖罐发展的重要保障。据叶炜介绍,自2016年以来,他们在沙县夏茂镇、富口镇,永安市、泰宁县、宁化县等地累计辐射推广自主研发的多花黄精等品种种植1000亩以上,累计新增产值达5000万以上。 三明市科技局局长李荣安表示,将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进一步拓展提升三明实践内涵,发挥三明深化林改、医改优势,大力推动科特派进行药用植物种植等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培育具有高颜值、高附加值的农业企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千万农户增收致富,加快实现乡村振兴的步伐。本资讯标题,让沙县小吃继续引领风骚,这支科特派团队有秘方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9-4 08:08 , Processed in 0.04328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