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曝光台 查看内容

我家与闽宁村的故事

评论: 0|来自: 光明日报

摘要: 青年学子说 讲述人:宁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 何鹏飞 我的家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福宁村。不久前,一部现象级的电视剧山海情热播,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海外播放。故事的主角就是父辈和 ...

青年学子说

讲述人:宁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 何鹏飞

我的家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福宁村。不久前,一部现象级的电视剧山海情热播,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海外播放。故事的主角就是父辈和我们,这是一个闽宁协作的故事,一个移民搬迁的故事,也是一个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故事。

去年,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十周年。在西部大开发的十年里,我见证了西部教育的巨大变迁。我的父亲何世伟出生于1949年,与共和国同龄,是一位从教36年的教师。自出生以来,他就一直生活在宁夏南部西吉县平峰镇那个叫南方沟的小山村里。西吉即西海固中的西,是一个教育非常落后的地方,人口多,生态也比较差。1973年,父亲从固原师范学校毕业后当了一名乡村教师。教育实践让他意识到:只有走出去,孩子们才有未来。

1997年,福建和宁夏一起开始建设闽宁村。这是一个距离银川市不太远的地方。我们一家和乡亲们一起,在政府的帮助下,搬到了这里。听父亲讲,刚来这里建房时,基础设施特别差,就是个大沙滩,什么都没有。盖房的原材料都要从3公里以外的地方购买,没有运输工具,就徒步把50斤重的水泥、白灰背回来。10多天后,新房子的框架起来了,但他发现,新鞋的底子也早已磨破了。

西部大开发推动了水利项目的建设和基础设施的完善。父亲在暑假也帮助母亲干农活。引黄灌溉代替了以前的靠天吃饭,第一年,家里的收成就是过去在老家的10倍。

2002年9月,闽宁镇正式挂牌,与此同时,闽宁镇中心小学也正式成立,我成为这里的一名小学生。搬家那年,我才两岁。父亲给我讲曾经住过的窑洞、用过的破碗、庄院下的河湾&hellip&hellip我才第一次知道,原来还有一个地方叫老家。

2006年腊月外婆病重,我第一次回到了故事中的老家。山路太难走,从不晕车的我吐得难受,也给了我对老家的第一印象:山套着山。二叔赶着毛驴去沟里喝水,顺便挑两桶水回来做饭,要想下到沟里必须经过一条Z字形的小路,路面很窄,坡面近50度,陡峭极了。毛驴走的时候都颤颤巍巍,更别说人了。二叔走在前面,我跟在后面,这一刻起,我开始相信父母讲过的不是故事是经历。

妈妈总说,如果不是政府的移民工程,如果当时没有搬出来,我能上个中专就不错了,连温饱都成问题,哪还能顾得上教育呢?我们个人每前进一步,都与当初在政府主导下的走出大山、与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密不可分。

不过,经历了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这些年,现在的老家也焕然一新。我上一次回去是2019年二叔乔迁新居时。曾经的土房都拆掉了,离旧房不远处盖了六间新的砖瓦房,屋顶上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

老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多年,我家附近的山上都长满了草,生态变得越来越好,时常还有野鸡出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这些年,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无论是新家还是故乡,都变得越来越美好。

(本报记者王建宏、张文攀采访整理)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10 14:36 , Processed in 0.04280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