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汽车资讯 查看内容

退役电池流入黑市 新能源造车要警惕末端污染

评论: 0|来自: 光明网 熊志

摘要:   2015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跨越的关键节点,而一般来说,动力电池的使用周期正好在5年左右,这意味着行业爆炸式增长带来的潜在污染,风险已经全面来临。    新能源汽车正成为炙手可热的香饽饽。然而,作 ...
  2015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跨越的关键节点,而一般来说,动力电池的使用周期正好在5年左右,这意味着行业爆炸式增长带来的潜在污染,风险已经全面来临。 

  新能源汽车正成为炙手可热的香饽饽。然而,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一环,退役电池回收暗藏风险。业内人士指出,到2020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退役量约20万吨,其中大量流入小作坊等非正规渠道,带来安全和环境隐患。

  新能源汽车毫无疑问是近些年的风口赛道,前不久百度、小米等企业都宣布进场,各路造车新势力激烈搏杀。但随着市场总体规模的不断扩大,更符合环保方向的新能源汽车,其电池回收领域新的安全和污染风险也在不断增加。

  从报道来看,电池回收的隐患主要体现在缺少完善、成熟的回收体系,大批退役电池流入黑市,流向了一些无资质或者生产不规范的小企业、小作坊,而它们在拆解破碎、有价金属提取过程中,没有按照规定进行环保处理。

  事实上,正是考虑到退役电池回收处理的乱象,2019年,工信部曾下发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19年本)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2019年本)两份文件,为行业立规。比如,其中对回收企业设置了白名单。然而一方面,它并不是强制性的法律规定,缺少足够的约束效力;另一方面,现实中一些小企业由于低安全、环保投入,所以能够给到很高的回收价格,对车主更具吸引力。因此,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状况,并未根本改善。

  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的乱象,说到底还是因为在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产业链后端的电池回收体系的建设和造车速度形成了脱节,车企、回收企业的经营缺少成熟的规范。

  需要注意的是,2015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跨越的关键节点,而一般来说,动力电池的使用周期正好在5年左右,这意味着行业爆炸式增长带来的潜在污染,风险已经全面来临。

  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并给予各种政策优惠和补贴,原本是因为它更节能环保,但如果行业快速增长导致污染问题不断突出,这本身是和新能源的发展初衷相背离的。因此,针对电池回收等行业乱象,必须直面其风险和隐患,在制度层面趁早完善。

 ∪如在回收企业门槛方面,考虑到白名单企业和中小企业、作坊之间的环保投入差距,在退役电池的回收上,前期是否可以考虑加大对正规企业的补贴力度?或者加大对技术创新企业的补贴力度?另外,电池回收的准入门槛是否可以考虑设置强制性的标准,以此来避免鱼龙混杂的局面?

  再比如,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应该有基本的身份编号,依托现在的大数据基数,实现从生产、销售、使用、报废、回收、利用的全流程的可追溯,通过流向管控来避免大量退役电池流向黑市。

  类似这些细化的举措,都应该随着行业发展而不断落实。无论如何,新能源汽车毕竟是一个高速挺进的风口行业,在前段造车环节要大力投入,在末端的零部件报废退役处理上更应该打好提前量,及时完善规则,避免行业无序扩张带来的各种污染风险。

本资讯标题,退役电池流入黑市 新能源造车要警惕末端污染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20 17:45 , Processed in 0.17684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