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曝光台 查看内容

贫困学生有了更公平的受教育和就业机会:希望之路越走越宽广

评论: 0|来自: 工人日报

摘要: 从大山走到北京,我的脚步迈得有些远。潘林超是来自贵州省从江县的一名贫困学生,2019年他以优异成绩考进北京师范大学,我能考上大学,得益于国家为我们修筑的希望之路。 像潘林超一样受益于国家教育扶贫政策的学生 ...

从大山走到北京,我的脚步迈得有些远。潘林超是来自贵州省从江县的一名贫困学生,2019年他以优异成绩考进北京师范大学,我能考上大学,得益于国家为我们修筑的希望之路。

像潘林超一样受益于国家教育扶贫政策的学生有很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累计有514.05万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一系列的支持政策,为贫困学生创造了更公平的受教育和就业机会,希望之路越走越宽广。

乡村的观念之变

潘林超至今难忘,全村村民为他和另外3名考上大学的同学饯行的嘲。他所在的村寨,帮父母干活的孩子比上学的孩子多,村干部、老师上门动员孩子读书常常吃闭门羹。从江县开展普九教育工作后,村民们渐渐改变了思想观念,村里读书的孩子渐渐多了起来。

2014年,该村4名高中生考上大学,村里炸开了锅:没想到咱村也出了大学生!从那一年起,吃长桌宴、敲锣打鼓把大学生送出寨门,成为该村的传统。如今,村里已经先后送出了20多名大学生,孩子考上大学成为家长的最大荣光。

让更多贫困山区的孩子能考上大学,夯实义务教育的地基是关键。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由台账建立之初的60多万人降至682人,其中20多万建档立卡辍学学生实现动态清零。如今,我国基础教育解决了有学上的问题,正向着上好学的愿景乘势而上。

多亏了好政策,我才能考上这么好的大学。潘林超所说的好政策,是国家实施的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

近年来,我国持续实施专项计划,不断优化完善政策措施,构建起保障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专项计划招生人数由2012年的1万人增至2020年的11.7万人,累计已有70万名学子通过专项计划走出贫困地区,走进重点大学。

形成强大合力

学长们毕业前基本都签好了就业协议,去处多是大公司,这极大地增强了我的信心,让我看到改变家庭命运的希望。2019年考入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通信技术系的学生蔡林对记者说。

蔡林的家乡远在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一个偏远山村,父亲因为外出打工受伤卧床,他们姐弟4人上学,全靠母亲种地微薄的收入支撑。蔡林本想读完高中就去广州打工,高中班主任打电话告诉她高职扩招的消息,建议她去试试。

考上职校后,蔡林的人生就此打开了新篇章:在学校苦学文化、技能,到企业顶岗实习,自学英语&hellip&hellip两年里,她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我要学好技术做个高技能工人,待遇不差,还受人尊敬。谈到未来的路,蔡林充满信心。

职业教育一头连着教育,一头连着产业,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方式。近年来,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组团式支教、高职扩招&hellip&hellip高等职业教育脱贫攻坚形成了强大合力。

2016年,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国内一家通航龙头企业共建航空飞行学院。经过遴选,招收了首批28名建档立卡藏族贫困户家庭子女,开展直升机飞行和维修培训。目前,已有11位学员取得大专文凭,8位学员取得直升机驾驶执照并顺利就职,平均月收入超1.2万元。

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这样的故事越来越多。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有800多万贫困家庭学生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2019年、2020年两年,高职院校共扩招270多万人。截至2020年年底,东部地区职业院校招收对口帮扶学生突破100万人,招收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等7类资助对象234.79万人。

织牢保障网

我能顺利找到工作,多亏了学校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的精准帮扶。北京理工大学的学生高祥是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刚与一家互联网公司签约,年薪约30万元。他来自山东省文登市的一个农村家庭,家庭经济条件困难。

生源地助学贷款解决了高祥的学费问题,进入大学后,他还申请了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生活费及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特别资助、教育扶贫救助基金,同时享受国家助学金,解决了在校部分生活费,大幅减轻了家庭经济压力。

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我国从制度上予以保障。如今,我国建成覆盖学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其中,高等教育阶段已经建立起包括国家奖助学金、助学贷款、新生入学资助、研究生三助岗位津贴、勤工助学、校内奖助学金、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多元混合资助政策体系,实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前、入学时和入学后的三不愁,织牢兜底保障网。

帮助贫困学生接受高等教育,让他们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迎来美好生活。从长远看,也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乡村振兴积蓄力量。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如是说。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10 07:27 , Processed in 0.05632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