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21日讯(记者奉永成)谷雨过后,农作物拔节生长。今天,湖南占地面积最大的安置社区沅陵县太安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10多位居民正在打理微菜园。为帮搬迁户节约生活成本,解种地乡愁,太安社区为每户搬迁户配置了一块约30平方米微菜园。 易地扶贫搬迁是从根本上解决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地区脱贫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举措。十三五期间,湖南69.4万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挪穷窝,搬新家,过上了幸福新生活。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英通报对湖南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给予表扬。在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现场会上,湖南作典型发言。 在湖南,有六成以上的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居住在武陵山、罗霄山两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搬迁任务之重、情况之复杂,全国罕见。湖南迎难而上,探索出先定区域后定人的高精度识别方法,将搬迁区域锁定在高寒、地质灾害、石漠化等8类区域,以范围精准确保身份精准。将30户以上的集中安置项目,通过统一招投标方式由省属国企湖南建工集团按照零利润要求实施EPC总承包,保障工程建设质量。 搬出来,还要稳得住、融得进。在后续帮扶下半篇文章中,湖南在全国率先开发建设互联网+易地扶贫搬迁大数据平台,创新监管方式;探索出四靠近选址原则,全省2460个集中安置区的选址,靠近城镇、靠近中心村、靠近产业园区、靠近旅游景区;探索出楼上生活、楼下生产群众下山、产业上山就业模式,搬迁群众下楼即可务工。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兴业。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10 06:16 , Processed in 0.268528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