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房产资讯 查看内容

多家银行涉房信贷违规被处罚 假按揭成严打重点

评论: 0|来自: 证券日报

摘要:   今年以来,银保监会对银行业违法违规现象依然保持高压监管态势。证券日报记者对相关信息梳理后发现,从处罚案由来看,除了违规发放贷款、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等老生常谈的问题外,假按揭等违 ...

  今年以来,银保监会对银行业违法违规现象依然保持高压监管态势。证券日报记者对相关信息梳理后发现,从处罚案由来看,除了违规发放贷款、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等老生常谈的问题外,假按揭等违规现象仍然突出。

  假按揭乱象难禁

  有两大主因

  近期,监管部门对部分银行分支机构违规发放虚假按揭贷款的举动开出了罚单。其中,长安银行西安曲江新区支行被陕西银保监局罚款40万元,江西银行九江分行被九江银保监分局罚款75万元,云南文山市农村商业银行被文山监管分局罚款95万元。

  假按揭是指开发商为套现,将手中存量卓以虚构的买房人名字购买,从银行套取购房贷款。由于假按揭对银行按揭业务危害巨大,因此,监管机构对银行涉及假按揭方面的违规行为均采取从重处理,除了对涉事银行开出罚单外,也对相关工作人员处以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的处罚。

  早在2019年5月17日,银保监会就发布了关于开展巩固治乱象成果促进合规建设工作的通知,明文规定,银行、信托、金融租赁等机构不得违规进行房地产融资。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的融资阀门在持续收紧。去年年底,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分五档设定房地产贷款以及个人卓贷款占比上限。

  银行收紧房地产贷款,导致中锌地产企业的融资渠道被堵,这是‘假按揭’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一位不愿具名的银行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银行违规发放虚假按揭贷款,为何屡禁不止?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分析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信贷供给端审查力度和动力不足。近年来,实体经济增速下行,实体经济项目收益前景不如房地产市场,消费贷、经营贷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银行并不担心房企的后续还款能力。二是信贷需求端对房地产市场的前景继续看好,投资房地产的动力不减。

  违规输血楼市

  仍是监管重点

  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屡次强调,严防资金违规流向房地产市场。从今年开具的罚单情况来看,涉房贷款依然是处罚重点。从处罚案由来看,被处罚较多的违规行为有违规发放商品房贷款、信贷资金直接或变相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信贷资金被挪用于支付购房首付款,以及个人消费贷款和个人经营性贷款最终被挪用于购房等,还有一些银行给未竣工验收、未封顶卓的购房人发放按揭贷款等情况。

  今年以来,监管对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打击力度不断升级。3月份,银保监会、住建部、央行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防止经营用途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的通知。同时,多地开始全面排查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情况,收回一些违规贷款并对相关机构进行处罚,处罚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的相关罚单数量明显大增。

  其中,3月份中国银保监会温州监管分局对相关银行分支机构开出的罚单里,有3张罚单事由均指向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违规行为,其中部分罚单罚没金额超过百万元。例如,某农商银行因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房地产市场等行为,被罚款185万元,违规的工作人员同时受到警告并罚款5万元。

  谈及金融机构未来管控的重点范围,陶金表示,除了加强监管和处罚力度、提升监管能力、编织更细密的监管网络外,更多还是需要依靠银行业监管体系,引导每家银行严格落实贷前、贷中和贷后的账户和资金风险管理,并对银行违规行为予以更大力度的处罚,以提高违规成本。

  记者 彭 妍

本资讯标题,多家银行涉房信贷违规被处罚 假按揭成严打重点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9-3 04:04 , Processed in 0.05441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