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国首支特种机动队在沪演练 至今处置突发超200起
人民网上海8月22日电 (吴心远)22日下午,作为全国首支独立建制的特种机动队,上海公安特种机动队举行组建以来首次实战模拟演练展示活动,来自静安、宝山、浦东、黄浦的四支特种机动队分别针对寻衅滋事、精神病人肇事肇祸、个人极端暴力破坏活动、持刀砍杀恐怖袭击等四种警情开展了模拟实战处置。
自2015年1月1日以来,上海公安特种机动队共参与各类大型活动安保1800余起,成功处置各类突发案(事)件200余起。
5人一组别,今后将全员配枪
上海公安特种机动队员驻巡结合、动中备勤,在重点区域执行固守、盘查、临检等武装执勤任务,承担先期处置、增援控制、警戒救援、抢险救灾、武装警戒和机动备勤六项主要任务。
今年3月29日上午11时许,静安分局特种机动队接市局指挥中心指令:在上海火车站北广场有人持刀威胁他人。接到指令后,特种机动队迅速赶至现场处置。15秒内,第一波处置力量三名队员到达现场,开展先期处置,控制现持势;40秒内,第二波三名队员到达现场后,协同作战一举擒获持刀对象。
据了解,特种机动队以5名队员为一个基本作战单元,是当前上海街面武装执勤力量中基本作战单元人数最多的,主要针对街面暴力恐怖袭击。
5名队员分持盾牌、长警棍、防暴叉等不同的反恐防暴装备,并采用蛇形、龟形、雁形等战斗队型,做到攻守兼备、以长克短。为了提高车组战斗能力,特种机动队每个车组配备了手枪、防暴枪、催泪器、警棍、长警棍、防暴叉等武器、警械,防暴(防弹)盾、防暴(防弹)头盔、防弹(防刺)衣、防割手套等防护装备,以及灭火器、防火毯、防爆毯等援护装备。
今后,还将升级为全员配枪执勤。执勤车新增了车载广播扩音系统、现场照明系统、LED显示屏,车顶加装摄像云台,车内安装行车记录仪。
特种机动队采取战训合一的勤务模式,每名队员每周必须接受不少于8小时的专业技能训练,并通过不间断、突发性的模拟警情操演,提高实战能力。
目前,上海全市16支公安特种机动队常设执勤车组142个。
巡逻+驻点,不放过一个可疑人员
今年4月25日16时15分许,黄浦分局特种机动队接指挥中心指令称斜土东路320号有一名男子持刀抢劫,附近执勤的机动队车组闻讯立即赶往现场,会同现场其他警力开展搜索抓捕。16时30分许,车组民警在徽宁路363号附近将该男子抓获,同时当场从其身上缴获一把水果刀。
警方介绍,上海公安特种机动队每日开展武装巡逻驻守,同时根据安保工作和警情需要,增派车组或延长执勤时间。执勤班次和形式由各分、县局根据地区治安特点和警情实际设定,分别采取机动车巡逻、徒步(自行车)巡逻和定点驻守3种执勤方式。
机动车巡逻主要用于在多个执勤区域的串点巡逻;徒步(自行车)巡逻主要用于商业繁华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区域;定点驻守主要用于机场、轨交枢纽、火车站等重点要害部位区域。公安特种机动队在执勤开始前15分钟集中进行勤前训示。勤前训示内容包括近期预警信息、专项工作部署、通缉、协查等,执勤区域和相邻地区24小时刑事案件发案情况、治安动态等。
在开展现场先期处置时,执勤车组首先评估案(事)件的事态,根据已知警情和现场情况,初步设定到场后先期处置的策略与方案,明确本车组队员战术分工。队员根据各自战术分工,拿取并穿戴相应武器、警械、防护和救援装备,下车后立即形成战术队型开展现场处置。
执行盘查临检任务时,队员根据勤务规范对可疑人员、车辆和物品等开展盘问和检查,包括穿着打扮与季节不符、与在逃对象体型相貌相仿、见警察神色慌张等可疑人员,车牌模糊不清或未悬挂车牌、多人合骑摩托车助动车、经过改装的车辆等可疑车辆,由男性携带女性拎包、在人流密集场所无人认领的包裹、手套、大力钳等可疑物品。
(责编:王文娟、韩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