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查看内容

新疆于田:葡萄成乡村振兴新引擎

评论: 0|来自: 科技日报

摘要:   ◎通 讯 员 肖 榆 记者 朱 彤    ∑技日报记者近日走进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兰干乡5万余亩葡萄种植地,发现挥锹挖土、苗木上架、修剪、病虫害防治的劳动嘲随处可见。   随着春风送暖,气温回升,当地葡萄 ...
  ◎通 讯 员 肖 榆 记者 朱 彤  

 ∑技日报记者近日走进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兰干乡5万余亩葡萄种植地,发现挥锹挖土、苗木上架、修剪、病虫害防治的劳动嘲随处可见。

  随着春风送暖,气温回升,当地葡萄到了春季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冬眠了近半年的葡萄藤,被村民们挖出土上架。

  英库勒拜什村村民麦提卡斯木·麦米提则和村民正在葡萄园中将快要发芽的葡萄藤从厚厚的泥土里挖出来上架,忙碌的身影穿梭在葡萄园的枝前架后。

  技术人员给我们指导葡萄田间管理技术,什么时候埋、什么时候修剪,给我们讲得很详细,我们的收入一年比一年增加了。去年6亩葡萄地,我就收入2.1万元。今年出售葡萄叶子和葡萄,我有信心赚4万元。麦提卡斯木兴奋地说。

  于田县种植葡萄的历史已经有2000多年,这里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还有着丰富的砾质壤土,是发展葡萄产业的优势条件和宝贵资源。

  近年来,于田县委、县政府把发展葡萄产业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建设的地方战略,通过引导产业发展、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将葡萄产业的发展纳入长期规划和发展战略,率先一步在戈壁滩和沙漠里,建起了一望无际现代化生产模式的葡萄园。

  作为当地发展优质葡萄种植最适宜的地区,兰干乡乡党委、政府按照发展一项产业,带动一方群众脱贫的思路,成立专业合作社,引进加工企业。同时,不断壮大葡萄产业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集采摘、旅游观光、农家休闲为一体的生态葡萄园。

  玉吉米力克村70多岁的买提沙地克·买提夏,从小跟着父母种植葡萄,拥有60多年的葡萄种植经历。他以前靠着传统技术管理葡萄,产量并不高。2019年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他给自家葡萄嫁接了优良品种,学会了不少的葡萄种植技术,今年他家的葡萄进入盛产期。

  在技术人员指导下,去年我在红葡萄上嫁接香妃、木纳格、马奶子、无核白葡萄,还把原来的单向架改为双向架,6亩地葡萄就收入2.2万元。我家的葡萄已经完成了葡萄出土、施肥工作,月底可以浇水。今年我家的葡萄预计能收入5万元。买提沙地克·买提夏说。

  为了改善传统的葡萄管理模式,扩大种植规模,改良品种,增加农民的收入,兰干乡从内地、吐鲁番等地区邀请专业技术人员,给农民进行面对面技术培训,指导葡萄管理技术,改良品种,提高葡萄的产量。

  我们村有1800亩葡萄地,现在春季葡萄出土工作已经展开,90%以上的葡萄已经完成出土上架。我们还对种植户进行了葡萄出土、修剪、施肥、浇水等技术指导,去年我们村每户平均一亩地葡萄卖出3500元—3800元。今年我们有信心一亩地赚4500元—5000元,为种植户创收81万元。英库勒拜什村党支部书记买买提明·司马依说。

  凭借独特的资源优势,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支持下,经过逐年发展,兰干乡葡萄种植面积已近5.2万亩。

  兰干乡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积极探索葡萄产业发展新模式,发展集观光、采摘、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葡萄基地,让小小葡萄甜蜜产业链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如今,葡萄已经成为兰干乡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的致富果。去年,年产鲜葡萄12万吨,年产值2.4亿元。仅葡萄一项就带动村民增收3000元以上。

本资讯标题,新疆于田:葡萄成乡村振兴新引擎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9-29 06:56 , Processed in 0.04988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