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贵阳6月24日电 题:布依古寨点石成金焕新机 新华社记者向定杰 在黄果树大瀑布附近的群山中,有一个石头垒砌的村落,村民叠石而居,与青山绿水相伴。 这个名叫高荡村的布依族古寨,位于贵州什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驱车从县城出发,十多分钟就能来到高荡村。沿着公路一直前行,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呈现在眼前。 航拍高荡村一角(6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向定杰 摄 作为贵州省30个最具魅力民族村寨之一,同时也是国家4A级景区,高荡村苍翠掩映、绿树环抱,休闲步道、篝火广场、帐篷酒店等现代化旅游设施一应俱全。 航拍高荡村打造的旅游度假区(6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向定杰 摄 来到村口文化广场,几位身着布依族服饰的妇女正在排练舞蹈。她们说,一方面是为即将到来的民族节日六月六做准备,另一方面也要准备在市里举办的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表演。 在村史馆,镇宁县宁西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伍相琴告诉记者,高荡村分为4个村民小组,其中数高荡组历史最为悠久。据专家考证,其成寨时间约在明洪武年间,全寨曾长期只有伍、杨二姓。 相传我们伍家祖上的一位先人,因寻找丢失的羊意外发现这里,于是同族人商议到此定居。之后又邀上他的亲家杨家来此居住,相互扶持照应。伍相琴说。 走进高荡村民组,只见120余栋石板房依山势地形而建,错落有致,中间有街巷连通各户。这些传统民居保存得很好。村主任杨正鑫说。 几年前县里投资上亿元将高荡村打造为景区,引进旅游公司运营,2019年景区游客量达到36万人次,带动200多位村民就业。 村里的客栈(6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向定杰 摄 以前寨上路不好,环境也差,现在家家户户都收拾得干干净净。50多岁的村民卢兴凤说。 现在村里有27家农家乐、9家民宿。杨正鑫介绍,考虑到一些群众缺乏资金和技术,旅游公司采取招商入驻等方式,让老百姓手中的资源变资产,不仅有租金,还能务工有薪金。 据他介绍,政府为保护古村落,在寨子外面修建了一批住宅,有44户人家搬到了外面。里面保护起来,持续升级改造,才能真正留得淄人。杨正鑫表示。 一户人家的门口(6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向定杰 摄 如今闭塞的山门打开,古寨正在焕发新生。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9 05:20 , Processed in 0.06629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