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曝光台 查看内容

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超15%目标如何实现?

评论: 0|来自: 新华网

摘要: 新华社北京6月25日电 题: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超15%目标如何实现?&mdash&mdash中国科协副主席孟庆海解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看点 新华社记者温竞华 公民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创新的土壤 ...

新华社北京6月25日电 题: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超15%目标如何实现?中国科协副主席孟庆海解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看点

新华社记者温竞华

公民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创新的土壤。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需要强化科学普及,需要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国务院日前英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为我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建设明确了行动指南。

未来五年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再提升,纲要提出了怎样的新目标?为孩子种下科学梦想,让银发族跨过数字鸿沟&hellip&hellip十四五时期有何实招让科普更加深入大众生活?新华社记者专访了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孟庆海。

从10.56%到15% 科学素质建设迎来扩面、提质、增效

问:在建设科技强国的进程中,科学素质提升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未来五年纲要对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提出了怎样的新目标?

答:自2006年实施以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取得显著成效,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大幅提升,2020年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10.56%,为创新发展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

但成绩之下,问题和不足依然存在。如科学素质总体水平偏低,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科学精神弘扬不够,科学理性的社会氛围不够浓厚;科普有效供给不足、基层基础弱;落实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制度安排尚未形成等。

而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国民素质全面提升已经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

面向世界科技强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迫切需要彰显科普的全面价值,需要科学素质建设更好地担当服务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

纲要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的新目标,2025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5%,各地区、各人群科学素质发展不均衡明显改善。这样的跨越意味着科技教育、传播和普及以及科普公共服务能力全面扩面、提质、增效。

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 5类人群重点发力

问:面临新时期的新要求新使命,该运用怎样的新手段和方法精准有效开展科普工作?

答:纲要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提出突出科学精神引领、坚持协同推进、深化供给侧改革、扩大开放合作四方面原则。这是对科学素质建设内涵和外延的一次拓展,由知识补课向价值引领转变,突出对科学兴趣、思想观念、理想信念等的正确导向作用。

同时,纲要注重务实落地,创新提出青少年好奇心、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老年人信息素养等方面的务实抓手,部署针对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5类人群的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推动科普由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

以一小一老为例,此次将保护学生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和想象力写进了纲要文件,更加重视在孩子心中根植科学梦想、培养科学兴趣。

纲要要求,提升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水平,引导变革教学方式,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开放式教学;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引导有创新潜质的学生个性化发展;将科学精神纳入教师培养过程,提升教师科学素质。

当前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64亿,老龄化程度加深和信息化转型加速,让老年群体科学素质短板愈发凸显。为帮助银发族跨越数字鸿沟,纲要首次提出老年人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实施智慧助老行动,普及智能技术知识和技能,提升老年人信息获取、识别和使用能力,有效预防和应对网络谣言、电信诈骗。

从供给不足不均转向高质量发展 构筑科普共同体

问:与公众日益增长的科普需求相比,科普供给仍存在不足不均、质量不高、传播方式较为落后等问题,应该如何发力让科普更加深入大众生活?

答:围绕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提高科普服务供给效能,纲要部署了5项重点工程,通过系列举措加强政策机制建设,有效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构建政府、社会、市场等协同推进的社会化发展大格局。

具体来看就是,要建立科技资源科普化机制,加强科技创新主体开展科普的政策保障;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推进智慧科普建设,发展科幻产业;加强科技馆等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能力;针对薄弱现状,强化基层科普能力提升;科普也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不能关起门来搞。

为落实纲要指示精神,推动科普工作不断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十四五时期,中国科协将多维度构建高质量的科普服务体系,厚植公民科学素质基础。

在优化供给上,激发多元主体科普积极性,构筑科普共同体;加强科技馆体系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和覆盖面;推动科普信息化、规范化发展。

在提升科技教育能力上,以更多校外科普资源弥补课堂科技教育不足;开展中小学教师科技培训,提升其科学素质和科学教学能力;发挥学会智力优势,为学校科学教育赋能。

此外,从大力发展专职科普人才、推动科技教师和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及加强科技志愿者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中国科协还将构建科普中国创作者培养机制,提升科技工作者科普能力和获得感。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9 05:59 , Processed in 0.14946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