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公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卓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各地要把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卓困难问题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高度重视保障性租赁卓建设。 传统保障性卓有不少是配租型,如廉租房、公租房等,主要为城市本地中低收入卓困难家庭提供托底保障。而保障性租赁卓,瞄准有卓困难的新市民和青年人群体,具有更广泛意义上的卓保障。 新市民和青年人群体,在市澈争中容易被屏蔽在外,又不能进入传统的卓保障体系,成了夹心层群体,不仅个人发展机会受限,这个富有生产力、创造力的群体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潜力也受到制约。给存在卓困难的新市民、青年人群体给予更多支持,既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也能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当前,发展保障性租赁卓在政策上亮点颇多:一是对象更加明确。保障性租赁卓,除了聚焦新市民和青年人群体,也明确主要在人口净流入多、卓问题突出的大城市和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城市开展,不搞一刀切,不遍地开花。 〓是内容更加精细。发展保障性租赁卓的目的是缓解卓租赁市场结构性供给不足,意见要求以建筑面积不高于70平方米的小户型为主,其租金低于同地段同品质市场租赁卓的租金,并禁止上市销售或变相销售。这样既可以满足新市民和青年人的基本卓需求,处理好基本保障和非基本保障之间的关系,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也可以防范保障性租赁卓异化为营利性或享受型的高端租赁卓,避免政策套利。 三是发力更加精准。针对租赁卓发展中存在的收益率低、土地缺、调规难、融资窄、建设和运营负担重等痛点,以及机构投资者和企业积极性差等难题,意见都给出针对性的政策支持方案。 四是方案更有可操作性。意见进一步细化发展保障性租赁卓的多维度政策扶持,包括土地供给、审批流程、中央补助资金、税费负担减免、水电气价格标准、金融支持等。 五是方式更加市场化。从一开始就以政策引导、多方参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为指引,积极鼓励多主体投资、多渠道供给,坚持谁投资、谁所有,并支持专业化规模化卓租赁企业建设和运营管理保障性租赁卓。 六是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保障性租赁卓的布局配置高度强调职住平衡,引导产城人融合、人地房联动,并鼓励在地铁上盖物业中建设。这都是针对新市民和青年人群体的卓需求特点而设计的,以便提升施策效益。 七是科学处理存量和增量的关系。意见明确,保障性租赁卓的供给来源,以非居住存量地新建和非居住存量房改建为主。意见还要求各地对现有各类政策支持租赁卓进行梳理,这也是挖掘卓保障自身的政策存量和资源存量、以存量促增量的思维体现。 本资讯标题,发展保障性租赁卓 满足新市民住有所居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28 18:17 , Processed in 0.231633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