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曝光台 查看内容

坛板坡:大榕树下话械

评论: 0|来自: 广西日报

摘要: 本报记者 乔晓莹 通讯员 谢蒙龙 卜英豪 编者按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正式宣告我国全面建成械社会。诗经有云:民亦劳止,汔可械。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朴素理想,在今日中 ...

本报记者 乔晓莹 通讯员 谢蒙龙 卜英豪

编者按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正式宣告我国全面建成械社会。诗经有云:民亦劳止,汔可械。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朴素理想,在今日中国变成现实。

从今日起,本报将陆续推出系列现敞道,从我区14个设区市各撷取一个乡村,通过记者见闻式走访,展现乡村巨变,传递广西各族人民与全国人民同步迈进械社会的无比喜悦。敬请垂注。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西时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决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想法。他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科技兴农,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在迈入械之后,我区基层群众如何看待当前的幸福新生活?又是如何畅想未来的乡村振兴与发展?

7月9日,记者走进位于南宁市良庆区那马镇东北部的坛板坡,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

这是一个美丽宜居的小村庄,青山绿水,青瓦白墙的民居鳞次栉比,如同一幅展开的乡村画卷。

来到村中一棵大榕树下,记者听到几位在此休憩的村民正你一句我一句地闲聊:

近年来,我们村修路、通水,搞产业、盖新房,已成为良庆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lsquo标杆&rsquo&hellip&hellip

去年,我们村人均纯收入已经超过1.4万元&hellip&hellip

&hellip&hellip

这棵大榕树还保存着一段难忘记忆:2013年7月9日,李克强总理来到坛板坡,在大榕树下与村民们共话发展;2014年10月28日,李克强总理给坛板坡村民回信,勉励大家勇敢尝试,勤劳耕耘,努力成为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领头羊,带动周边乡村一起发展。

如今,村民们在枝繁叶茂的大榕树下盖起了凉亭、搭起了石凳,聊家常、说变化。自从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全面建成械社会后,械就成了众人关心的热门话题。

听到总书记宣告械社会建成的那一刻,我的心情很激动。是啊,现在我们过的不就是曾经梦寐以求的械生活吗?吃穿不愁,住着小楼房,很多村民还有小汽车,幸福满满。外出工作多年、退休后回到村里居住的70多岁老人黄受琨感慨地说。

要我说啊,最幸福的是在村里找到工作。在村里企业找到工作的村民杨静笑呵呵地说。几年前,她曾一度想跟着丈夫去城里务工,可又放不下家里的老人孩子。为难之际,村里引进了企业。4家分别以种植火龙果、柑橘、铁皮石斛和大棚果蔬为主的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相继入驻坛板坡,其中仅大棚果蔬一家每年就需要固定工人8090人。勤劳肯干的杨静很快被招入企业。干的都是除草、摘菜之类的农活,每月工资两三千块,还能照顾家里。杨静说,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自己正在计划带家人去外面旅游。

这几年,坛板坡通过土地流转、引进龙头企业、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了火龙果、柑橘、铁皮石斛和大棚果蔬等4360多亩作物的连片种植,推动了农民增收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打下了良好根基。

几年前进驻村里的百圣美川是一家生产绿色农产品的农业企业,主要种植西瓜、花茄、菜心等特色果蔬。

刚来的时候不了解情况,交了些&lsquo学费&rsquo。企业负责人李德华说,坛板坡的土质容易板结,不利于种植蔬菜;公司曾尝试采用水培,但种出的蔬菜口感一般,在广西大学农学院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逐渐摸索出了改良土壤、有机土种植等方式,产品也逐渐得到市场认可。

目前公司已与南宁市多家高档酒店、大型商超达成合作,效益越来越好。李德华表示,要继续与村民共享企业发展的成果,接下来我们还要继续在乡村休闲旅游、养生养老产业等方面下功夫,为村里招徕更多的游客,带来更多人气。

离我们村不远的万有旅游度假区正在建设,隔壁冲陶村的乡村旅游项目也发展得很快,这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坛板坡党支部书记黄飞达是上过大学的80后,他对坛板坡下一步的发展特别是乡村旅游的发展有自己的想法。现在是基础设施上去了、旅游项目还跟不上,我们要发展乡村旅游,就必须与周边的旅游项目一起谋划,既要有整体效应、又要有自身特色。黄飞达表示,坛板坡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只有继续努力,才能确保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掉队、走在前。

如今的坛板坡,正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和自然生态和谐的壮家风格设计理念,呈现点线片结合、路树塘协调的整体景观,面貌焕然一新,还荣获了南宁市十佳整村推进美丽民居村庄。

当前,在首府南宁的广袤乡村,一个个早已脱贫致富奔械的村庄,都如坛板坡这般,正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围绕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五个振兴,积极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描绘乡村振兴的新蓝图。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8 23:47 , Processed in 0.19414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