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汽车资讯 查看内容

跨过数据关、安全关,智能汽车才有未来

评论: 0|来自: 工人日报

摘要:  ≥8月16日新京报报道,日前,一企业家驾驶蔚来汽车出车祸身亡一事,将该品牌汽车及自动驾驶、辅助驾驶等功能推向风口浪尖。目前,逝者友人表示,家属希望涉事车企眷提供车辆在碰撞前后的行车数据,如刹车 ...
 ≥8月16日新京报报道,日前,一企业家驾驶蔚来汽车出车祸身亡一事,将该品牌汽车及自动驾驶、辅助驾驶等功能推向风口浪尖。目前,逝者友人表示,家属希望涉事车企眷提供车辆在碰撞前后的行车数据,如刹车角度、紧急制动等问题;同时提供行车记录仪的数据,确认现场情况,如事发时受到碰撞的公路养护车有没有规范作业。

  上述事件的发生,到底是因产品缺陷导致,还是驾驶者操作不当导致,有待进一步调查。但可以明确的是,行车数据是相关调查与维权的焦点,也是廓清是非的重要依据之一。未来,智能汽车、自动驾驶普及过程中,这个问题也必须得到正视和解决。

  智能汽车与传统汽车的一个主要区别,是信息处理技术取代人工驾驶的判断与操控,通过对不同嘲信息的收集处理,系统作出操控车辆的指令,这也使得自动驾驶的全过程可记录、可还原。智能汽车发生事故,事发时的情况理论上是可以通过数据解析还原的。如自动驾驶过程中发生追尾事故,当时的刹车状态如何,系统有无正确响应等。

  与车辆剐蹭等显性痕迹不同,数据在不少人的认知中是可干预、可篡改的,且非专业人士未必看得懂,某种角度上,谁掌握了数据谁就拥有了主动权,这让人们对智能汽车的行车数据格外重视。报道显示,在上述事件中,车企在警方、逝者家属均不知情的情况下,曾派人进入停放事故车辆的停车场,对事故车辆进行了操作,家属认为车企此举既不合规,也不合情理,不排除趁机篡改数据的可能。

  类似的担忧并不是个例。今年4月,某知名电动汽车品牌因刹车不灵而遭遇一名司机维权,调查处理的核心问题也是与数据有关,企业单方面提供的数据,在当事司机看来缺乏公信力。

  之所以如此,很大程度上在于数据壁垒。车辆的行车数据记录,与飞机、舰艇之类的黑匣子功能类似,可以随车记录存储,也可以同步上传后台。那么,为何消费者购买了车辆,却不能掌握自己的行车数据?企业或许会说这是商业秘密,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事关案件的处理、事关人命,恐怕不能由企业自说自话。

  从智能汽车长远发展和普及的角度看,数据关是必须要跨越的。哪怕智能技术再成熟,发生故障、事故的可能性也并非没有。何况,技术越智能,驾乘者自身的掌控感就越弱,而事后维权或许也更难。

  一方面,监管层面要围绕智能汽车的数据加强管理,织密法规栅栏,另一方面,相关企业应还知情权于消费者,比如,建立数据第三方备份存证、车辆随车记录备份等机制。

  智能汽车,本该是美好生活、舒适出行的好帮手,但其发展的前提一定是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不能丢了西瓜捡起芝麻。

本资讯标题,跨过数据关、安全关,智能汽车才有未来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19 23:05 , Processed in 0.04750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