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房产资讯 查看内容

契税法9月1日起实施原优惠税率仍适用

评论: 0|来自: 中国消费者报

摘要:   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有新进展,又有新的税法即将实施。在契税暂行条例基础上升级为法律,契税法将于2021年9月1日起施行。近日,网上热传契税法实施,买房成本要增加了契税1%-3%即将成为过去 ...

  落实税收法定原则有新进展,又有新的税法即将实施。在契税暂行条例基础上升级为法律,契税法将于2021年9月1日起施行。近日,网上热传契税法实施,买房成本要增加了契税1%-3%即将成为过去式,要买房的抓紧了,再不买房就要多付契税了等消息。真实情况是这样吗?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被中介忽悠了

   我打算在大兴黄村买一套二手房,看来看去没有特别合适的。这几天中介告诉我再不签约契税就要上调了,听到这个消息可把我急坏了。北京的刘先生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他听房产中介的工作人员说,今年9月1日契税法开始实施,要赶紧签约过户,不然契税税率就要上涨,之前的优惠政策都没有了。

  中介的说法让刘先生慌了神。按照刘先生购买的总价为500万元左右的房产来计算,契税上调0.5%就是2.5万元,上调1%就是5万元,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记者询问了位于北京门头沟、大兴等区域的多个新房销售员,他们均表示没听说契税上调的消息。如果在北京购房,首套房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下,适用1%的契税税率;90-140平方米,契税的税率是1.5%;140平方米以上的房源契税税率是3%。如果在北京购买第二套卓,那么契税的税率就是3%。北京某楼盘的销售人员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

  正如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所说:有些房产销售人员为了卖房,贩卖焦虑的手法可谓是五花八门。凡是与房子有关的政策,都能通过特有的解读方式,给购房者制造焦虑。

  契税税率维持不变

   9月1日起实施的契税法上调契税税率了吗?对此,记者专门询问了北京12366纳税服务热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下月起契税要上调的消息是误读。他表示,现行的契税暂行条例规定契税税率是3%-5%,契税法将于2021年9月1日正式实施,按照税制平移原则,契税税率维持为3%-5%不变。

  那为什么中介纷纷声称9月1日以后契税要上调呢?诸葛找房分析师王小嫱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可能是因为目前无论是购买新房还是二手房,实际缴纳的契税税率大多在1%-3%之间,并没有达到3%-5%的契税税率。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形,是因为目前个人购买卓缴纳契税大多适用财政部、税务总局和住建部2016年发布的关于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营业税优惠政策的通知,即对个人购买家庭唯一卓,面积为90平方米及以下的,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面积为90平方米以上的,减按1.5%的税率征收契税。

  优惠税率仍适用

   据记者了解,契税法颁布后,目前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公布了新的契税税率,北京、上海、广东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将契税税率确定为最低3%,河北、辽宁、湖南、河南4地将契税的适用税率确定为4%。

  为什么各地的契税税率会有所不同?因为契税法规定:契税的具体适用税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前款规定的税率幅度内提出,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依照前款规定的程序对不同主体、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卓的权属转移确定差别税率。

  针对契税优惠政策是否会延续的疑虑,北京市税务局财产和行为税处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此前的契税减免政策其实就是对刚需卓和改善性卓给予的优惠。按照房住不炒的调控要求,契税法明确了国务院对居民卓需求保障可按规定免征或减征契税,意味着现行的契税优惠政策还会延续。

  张大伟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解读道,3%-5%的契税政策是原价,而目前购房人享受到的1%-3%是折后价。即便是契税法9月1日正式施行,也就是原价没变,但相应的契税优惠政策仍会交由各级地方政府继续落实。

  记者查询发现,目前已有多地明确了契税优惠政策依然有效。在浙江、吉林、四川、福建等多地政府问政平台上,有市民针对契税上涨的问题咨询相关部门,均得到了按照原来优惠政策实行的回复。

  合硕机构首席分析师郭毅也向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分析指出,相关的契税优惠是全国性政策,目的是支持房地产市场中的刚需用户,满足楼市调控方向,应该会持续稳定地保持下去。

  值得关注的是,契税法还有一大亮点,那就是购买公寓或写字楼、商铺,以前是按4%征收契税,在9月1日后将按照新标准3%的税率征收,购买非住宅类产品的成本降低了。

本资讯标题,契税法9月1日起实施原优惠税率仍适用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25 18:32 , Processed in 0.184298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