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晨晖洒满江苏诗海县南辰社区的白墙黑瓦,家家有院、户户朝南的叙墅连片林立,24节气农耕图墙绘散发出质朴的乡土气息,整洁的道路和两侧的银杏、广玉兰交相辉映。不远处,66岁的郭大爷正借助健身路径锻炼身体。 在这儿养老,舒服!现在住的房子宽敞干净,自来水、天然气一应俱全。有什么问题一个电话,居委会就帮忙解决。锻炼完身体的郭大爷谈起住进新房,喜上眉梢,社区里还经常搞一些娱乐活动,咱们农村人的业余生活不再单调! 南辰社区是东海县农房改善项目之一,占地300亩,总建筑面积13.28万平方米,总投资1.7亿元。三年来,通过拆旧建新、宅基地互换、统规自建的模式,已整体搬迁郑村、东尧、东南辰三个自然村,入住600户2000余人。社区内主次道路全部黑色化,沿路绿化亮化全覆盖,户户做到雨污分流。便民服务中心、卫生室、老年公寓、社区邻里中心、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400余名社区群众依托毗邻镇工业集中区实现就近务工。 自2018年9月,东海县启动农房改善工作以来,始终将其视为一把手工程和最民生工程,坚持高水平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标准配套,既落实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新时期建筑方针,又将尊重农民意愿贯穿于农房改善工作的各个环节,统筹乡村特色风貌,多措并举提升农村品质。目前,全县已有1万余户农民通过规划发展村庄新建、翻建和入住新型社区搬进新居,实现卓升级换代。 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是老百姓追求的梦想。农房改善不是把房子盖起来就万事大吉了,而要精心做好‘后半篇’文章,让搬迁过来的群众真正‘住得下、留得住、能致富’。东海县委书记宋波说。为此,东海县不断优化新型农村社区空间要素,融入自然风貌,提升综合配套、服务质量、产业层次。同时,注重把文化建设和乡村治理有机结合,两手抓、两手硬,推动卓外在颜值与百姓内在气质同步提升,大力推进移风易俗、乡村善治,不断提升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实现了从村庄美到人文美的提升。 每天傍晚,走出凤凰新村的滕守山,进了家门先换鞋,这是59岁的他刚养成的习惯。今年3月,原本住在民主村30多年的的滕大爷通过退出三间瓦房宅基地,花了约10万元在凤凰新村购置了135平方米跃层洋房。过去受够了环境脏乱、雨水倒灌等困扰,现在不仅在社区找了份保安工作,而且还住上了与城里人一样的房。滕大爷乐呵呵地说,政府为我们办了件大事,居住条件与之前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这样的日子睡着也能笑醒。 ∩安置264户的房山镇凤凰新村新型社区,为兼顾不同群体需求,通过户型差异化,建设了3栋连排洋房、3栋跃层洋房和6栋水平电梯洋房,建筑面积大小不一。同时还投资3200万元配套建设社区文体中心、服务中心、生活超市、中心广场、围湖公园、停车场等附属设施,项目于去年3月竣工。在安置的过程中,我们秉承着‘问需于民,先建后拆;消除顾虑,平稳过渡’的原则,坚持让利于民,切实减轻群众购房负担,实现和谐搬迁、幸福搬迁。房山镇党委书记相堂献说,5天内完成签约腾房、15天内完成拆迁及土地复垦、3天内完成安置房认购,已顺利完成285户搬迁安置任务,腾退土地235亩。 为让群众获得看得见的实惠,该镇除对房屋补偿外,对于自愿退出宅基地的农户,按25万元每亩标准进行补偿;宅基地周边连片自留地按5万元每亩补偿,并给予每户5000元安家补贴。通过一系列的补助政策,平均每户只需付7万元即可入住新型社区。 如何让群众富得了口袋?东海县还依托镇级工业园区和各自的资源禀赋,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等非农产业,做到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副则副、宜商则商,积极建设家门口的工厂,打造没有围墙的基地,让群众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工业集中区就在隔壁,离家很近,还能照顾孩子和家庭,月工资3000元左右,干得挺舒心的。南辰社区居民孙芳说,目前镇里正在筹划建设占地80亩的乡村振兴产业园。 农房改善既要让农户住得放心,也要让农户住得舒心。我们一要做实安置、二要做优配套、三要做强产业,在不断提高全县城镇化水平的基础上,提升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指数,真正让群众‘住上新房子,过上好日子’。东海县长张其兵说,要高质量推进在建17个项目建设,用农房改善的‘小确幸’来成就百姓生活的‘大幸福’。 (张开虎 孙雯) 本资讯标题,江苏东海:农房改善托起万户农民安居梦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25 11:26 , Processed in 0.04428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