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政策实施的第一年。在今年密集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下。上市银行对涉房类贷款的投放节奏如何? 随着半年报披露季接近尾声,上海证券报记者对33家已披露成绩单的A股上市银行涉房类贷款情况进行梳理发现,今年以来,上市银行纷纷压缩了房地产方面的信贷投放。与2020年末的数据相比,上述银行中有七成银行的房地产贷款占比、以及近六成银行的个人卓贷款占比均有所下降。 涉房类贷款占比下降 去年底,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决定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即要求中资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其房地产贷款余额占比及个人卓贷款余额占比不得高于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确定的相应上限。 在监管要求约束下,上市银行的涉房类贷款占比已呈现稳步下降趋势。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29日,33家披露半年报的A股上市银行中,房地产贷款占比相比2020年末有所下降的有23家;个人卓贷款占比相比2020年末有所下降的有19家。 回顾2020年末时的情形,当时37家上市银行中有13家银行的房地产贷款占比或个人卓贷款占比超标。 虽然各家银行均在不同程度地压缩涉房类贷款的占比,但记者通过梳理半年报公告后发现,去年末超标的银行却并未在今年上半年完成调整,两项贷款占比仍在红线之下。不过,对去年末涉房贷款指标超红线的银行,监管部门已给出了2至4年的业务调整过渡期。 上半年房地产贷款投放放缓 】贷集中度管理的监管约束,意味着银行在公司类房地产贷款和个人按揭贷款上,必然要控制投放额度。 今年上半年,商业银行房贷额度收紧、房贷利率上调、放款周期明显拉长成为多地普遍现象,甚至多个热点城市一季度就出现了个人按揭贷款额度告急的情形。 在半年报中,上市银行也多次提及房地产集中度管理政策。比如,两个集中度均超标的招商银行,就在半年报表态称,该行按照控制总量、审慎准入、聚焦区域、调整结构、严格管理的策略来优化内部信贷政策;再如,郑州银行在半年报中披露,该行制定了房地产贷款集中度和省外异地业务压降方案。 不过,记者注意到,截至6月末,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宁波银行、上海银行等银行的房地产类贷款的不良率呈现上升态势,资产质量堪忧。对于此现象背后的原因,招商银行在半年报中表示,主要受政策调控及部分房企信用风险暴露所影响,该行境内公司房地产不良贷款率1.15%,较上年末上升0.93个百分点。 整体看,银行涉房类贷款的投放速度回落幅度不小,当前房地产贷款增速已创8年来新低。7月中旬,银保监会披露的上半年数据显示,房地产贷款增速降至10.3%,持续低于各项贷款增速。 7月末,人民银行公布的2021年二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所披露的相关数据,也反映出信贷政策重制造,限房贷的导向。数据显示,2021年二季度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50.78万亿元,同比增长9.5%,低于各项贷款增速2.8个百分点,比上年末增速低2.2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2.42万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18.9%,比上年全年水平低6.5个百分点。 与此对应的是,上半年代表制造业的工业中长期贷款新增1.59万亿元,占比达到12.03%,创统计以来最高水平。 本资讯标题,房贷集中度管理实施半年 上市银行涉房类贷款占比下降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25 11:26 , Processed in 0.08629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