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曝光台 查看内容

种业高质量发展加速落实 各地具体行动方案密集出台

评论: 0|来自: 经济参考报

摘要: 种业高质量发展加速落实 各地具体行动方案密集出台 构建良好发展环境 发力补短板强弱项 全国推进种业振兴电视电话会议日前召开,强调围绕保障优良品种的自主可控,加快培育一批新的突破性优良品种,持续加强基础研究 ...

种业高质量发展加速落实 各地具体行动方案密集出台

构建良好发展环境 发力补短板强弱项

全国推进种业振兴电视电话会议日前召开,强调围绕保障优良品种的自主可控,加快培育一批新的突破性优良品种,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攻关。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前提,种业高质量发展成为三农的焦点。近期,发改委、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等部门连续出台措施,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加速落地。各地也在加快出台各种规划方案,聚焦全面优化种业市场环境、加快现代化育种体系等方面,加快补齐种质资源保存能力不足、核心种质资源匮乏、重大品种创新滞后等短板。

种业高质量发展加速落实

全国推进种业振兴电视电话会议强调,种子是农业生产的源头,近年来我国种业发展有了很大进步,但发展基础仍不牢固,推进种业振兴、保障种源自主可控十分重要和紧迫。

对此,中央和地方连续出台政策,不断加大推进种业高质量发展的力度。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近日联合英了十四五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规划,对十四五期间我国种业基础设施建设布局的总体思路、框架体系、重点项目等作出了全面安排部署。

根据规划,到2025年,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将进一步完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分发共享能力大幅度提高。同时,打造一批育种创新平台,建成一批现代化种养业良种生产基地,选育推广一批种养业新品种,形成保、育、测、繁分工合作、紧密衔接的现代种业发展格局,全面提升种业现代化水平。

不仅中央层面,各地近期也陆续出台政策,加大种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海南省英了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强调十四五期间将高标准建设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以及作物、畜禽、水产三类现代种业园区等,为打好种业翻身仗做好服务保障。

北京提出打造种业之都农业中关村,将连续实施现代种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计划到2025年,农业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北京还与河北签署合作协议,以种业科技产业为核心推动乡村振兴,围绕农作物和蔬菜开展重要品种选育和种源卡脖子技术联合攻关。

除此之外,包括天津、安徽、甘肃、宁夏等地也都纷纷出台种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包括重点推进水果、牧草等种子资源研发和攻关,加大种质资源收集和保护力度,推进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等。

构建种业发展良好环境

种业处于农业整个产业链的源头,是建设现代农业的标志性、先导性工程,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而要打好种业翻身仗,良好的发展环境是首要条件。

近日,种子法修正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拟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从源头上解决种子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当前,国内主要粮食作物品种中修饰性品种比较多,一些品种繁育停留在对主要推广品种和核心亲本的修饰改良上,导致品种遗传基础窄,审定品种多,但突破性品种少,难以适应加强植物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激励育种原始创新、保障粮食安全的新形势。

为激励育种原始创新,从源头上解决种子同质化严重的问题,种子法修正草案拟建立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明确实质性派生品种可以申请植物新品种权,并可以获得授权。

在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农业农村部等部门也不断加大力度,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侵权主体黑名单制度,标本兼治打击侵权违法行为,为种业振兴营造良好环境。

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日前表示,种业是典型的高技术产业,其生命力就在于原始创新,必须有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驾护航。打好种业翻身仗,要持续推进资源保护、品种攻关、企业培育、基地建设等全链条知识产权保护,为推动种业振兴提供基础支撑。

据了解,目前我国主要农作物主导品种中70%以上是保护品种,良种对我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超过45%。没有严格的品种保护,就没有良种创新的好成果和连年丰收的好局面。

农业农村部与最高人民法院签署了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备忘录,从行政执法、司法保护、行业自律等环节完善保护体系,构建全链条保护格局,严厉打击侵害种业知识产权行为,鼓励支持原始创新。最高人民法院也加大种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抓紧出台相关司法解释,明确司法裁判规则,依法惩治各类种业侵权行为,推动解决举证难、侵权赔偿额低等问题。

与此同时,农业农村部开展了为期三年的全国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加大品种权保护力度,提高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开展非主要农作物登记品种清理,支持原始创新,严打种业领域知识产权侵权行为。

持久发力补短板强弱项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照新表示,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增强我国种业发展的竞争力,既需要通过增加投入,开展重大技术的联合攻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种业技术差距,更需要完善科研保障,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种业长期持续发展奠定制度基础。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毛世平表示,打赢种业翻身仗,应构建现代育种科技创新体系,强化种质资源的深入挖掘,加强创新平台支撑作用和研发投入力度,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育种体系,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目前,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总体方案已确定,计划用3年时间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现对全国2323个农业县(市、区)的全覆盖。第二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也已经启动,力争用15年左右的时间,提升我国畜禽遗传资源研发能力。

据了解,未来将着力夯实种质资源基础,全面摸清种质资源家底,加快培育一批新的突破性优良品种,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攻关。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培育壮大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现代种业企业,加快建立以种业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商业化育种体系,并切实提高种业基地建设水平,增强良种稳定供应能力。同时,全面优化种业市场环境,完善种业市敞律制度,加大市场监管处罚力度。(记者 李志勇)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8 02:51 , Processed in 0.18160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