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曝光台 查看内容

呼伦贝尔:按下乡村振兴快进键

评论: 0|来自: 内蒙古日报

摘要: 本报呼伦贝尔9月12日电 (记者 李玉琢 通讯员 王琳琳)呼伦贝尔市将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脱贫攻坚中注入乡村振兴发展理念,在乡村振兴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让脱贫攻坚与乡 ...

本报呼伦贝尔9月12日电 (记者 李玉琢 通讯员 王琳琳)呼伦贝尔市将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脱贫攻坚中注入乡村振兴发展理念,在乡村振兴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让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双促双赢。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总要求,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

呼伦贝尔市近年来引龙头、育特色,加快推进农村牧区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队伍,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和集群发展中的骨架作用,形成龙头企业集聚发展。

位于扎兰屯市的蒙东肉牛养殖场,育肥牛存栏8000头,年出栏1.6万头,2020年销售收入1.75亿元,企业年利润2000万元以上,是目前呼伦贝尔市最大的牲畜交易市场和肉牛育肥基地。这个养殖场每年可带动周边2000余户农户参与发展肉牛养殖产业,帮助农民增收3400万元。

围绕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呼伦贝尔市今年重点推进莫旗、鄂伦春旗和阿荣旗建设内蒙古(呼伦贝尔)大兴安岭大豆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重点支持新右旗、鄂温克旗和新左旗续建呼伦贝尔草原肉羊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重点支持莫旗红彦镇聚焦大豆产业开展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建设。

目前,重点龙头企业晟通糖业正积极推进上市融资,2020至2021年榨季共加工甜菜67万吨。呼伦贝尔大红门年屠宰生猪150万头项目已于1月正式投产,现日均屠宰加工生猪800至1000头。为保障生猪供应,已有10家企业参与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建设,完成投资1.2亿元。

冲水马桶、热水器、洗手池,一个干净整洁的卫生间,给基层牧民带来的不仅仅是便捷和卫生,更是人居环境改善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我们这里冬季寒冷,下雪时需要先清理出一条小道才能出去上厕所。现在有了室内卫生间,老人上厕所方便了很多。陈巴尔虎旗呼和诺尔镇哈腾胡硕嘎查牧民萨如拉说。

为了补齐农牧区人居环境短板,呼伦贝尔市近年来把厕所革命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力点,因地制宜推进牧区户厕改革工作。2013年以来,全市各级财政投入资金共建厕所64097个。全市95%以上行政嘎查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率达100%,嘎查村垃圾收运体系建成率达97.6%,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的行政村占比完成90%。

今年以来,呼伦贝尔市牢固树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布局一盘棋理念,突出固是基础、兴是关键、富是目的,持续强化责任、政策和工作落实,保证政策不断档、监测不遗漏、产业发展不放松,全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平稳有序衔接。

呼伦贝尔市建立防返贫动态监测工作机制,通过产业、就业、危房改造、蓄信贷、保障兜底等政策帮扶,已全部解除致贫返贫风险,无新识别边缘户和脱贫不稳定户。全市防贫保投入资金190.87万元,防贫保障基金投入61.8万元。全市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排查,享受政策的建档立卡脱贫人口已全部纳入基本医保、大玻险、医疗救助保障范围,全面落实基本医保待遇政策。全市建档立卡脱贫人口卓安全、饮水安全均得到有效保障,饮水安全全部达标。

呼伦贝尔积极推进就业扶贫工作,目前,全市脱贫人口外出务工人员18219人,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返岗就业18351人。今年,全市已开工扶贫龙头企业61家,带动就业10725人,15家扶贫车间带动就业492人,吸纳脱贫人口就业135人。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7-8 04:00 , Processed in 0.11956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