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下旬,保利发展接连抛出两宗融资方案。11月30日晚间,保利发展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发行租赁卓资产支持证券化产品,发行规模不超过100亿元。而就在不久前的11月22日,保利发展称拟发行不超过98亿元的公司债券,期限不超过10年(含10年)。 此外,仅11月份单月,保利发展就成功发行两笔中期票据,合计规模为45亿元。以此计算,30天内,保利发展总计抛出243亿元融资案。 频繁输血背后,是储粮发力还是偿还债务? 近期,部分央企、国企及大型房企在公开市尝债融资,说明融资端政策正从偏紧向逐渐放松回归正常的方向发展。同策研究院资深分析师肖云祥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通过融资输血,利于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同时,能够增强企业市澈争能力,可抓住拿地窗口期备货,投资布局更具优势。 抛百亿元融资大单 三道红线之下,截至9月30日,保利发展剔除预收账款资产负债率65.62%,净负债率67.62%,现金短债比2.32。净负债率及现金短债比情况较上半年有所弱化,不过依旧处在绿档,融资输血动作较为频繁。 ≥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保利发展在短短11个月内发债8项、票据4项,总规模已达181.9亿元,发行利率水平在3%-4.5%之间,若加上已经抛出的两宗合计198亿元的拟融资方案,发债规模和频率都远胜以往。 ≥11月30日公告显示,保利发展资产支持证券化产品拟发行规模不超过100亿元,拟直接或间接认购次级资产支持证券化产品,认购比例不超过资产支持证券化产品规模的10%,初步穴广州天悦养老公寓、长沙麓谷林语、长沙保利国际广场、重庆林语溪、沈阳溪湖林语、天津大都会、汕尾金町湾、成都198拉斐等项目作为首次资产标的,首期发行规模约10亿元(具体根据发行情况确定)。 ≡于发债目的,保利发展称,为提升公司自持物业的运营效率,探索创新型资产运作。除却该笔融资计划,其他已经发行或拟发行的公司债及中期债券,用途多是偿还债务、补充流动资金及其他用途。 近期债券市场融资开闸,主要对象是央企、国企和地方城投平台,主要目的是在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区域开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补短板,需要这些企业去落实。广东省卓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拿地势头颇猛 进入行业规模前三的目标仍在,保利发展在土拍市场频繁举牌。根据中指研究院2021年前11个月房企拿地排行榜显示,保利发展仅次于碧桂园和万科,位列第三位,拿地金额为1119亿元,紧随其后的是中海地产、华润置地、绿城中国等国资房企。 ▲在土拍市场遭遇寒流的当下,保利发展拿地成本并不高。根据评级机构测算,今年上半年,在保利发展拿地金额中,集中供地占比42.6%,第一轮集中供地中拿地平均溢价率为15%,与22城基本持平。第二轮集中供地新增地块六成底价成交,平均溢价率为12%。第三轮集中供地还在进行中,保利发展已在南京等城市有所斩获。 部分民营房企暴露信用风险后,多数融资陷入停滞,央企国企在融资端和拿地端的实力提升,这将改变未来房地产市场的竞争格局。李宇嘉直言,比如若重启并购贷,且并购贷不计入三道红线融资规则要求,有实力的房企将会加大兼并弱房企的力度,部分央企国企地位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信用债市场的存在,给予大中型房地产开发企业以长期限、低资金成本、用途限制较少的增量资金,使得大中型企业在土地市尺备极强的竞争力。中信证券在一份研报中称。 换言之,谁能率先以低成本获得融资输血,便可低成本斩获土地,将在未来市场中抢得更大话语权。不过,中信证券在上述研报中也提示了风险,比如大多数大中型地产在未来一段时间都要面临或大或小的、以经营性现金流流入净偿还债务的情况。而鉴于楼市遇冷,项目层面向总部层面的现金逆流动并不顺畅,则增加了大企业的挑战。 本资讯标题,保利发展30天抛243亿元融资案 是为储粮还是为偿债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8-24 09:46 , Processed in 0.60386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