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查看内容

熨平猪周期 从业者要下绣花功夫

评论: 0|来自: 证券日报

摘要:   桂小笋   猪周期并不是新生事物,肉价上涨-存栏量大增-肉价下跌-存栏下降-肉价上涨,这样的周期差不多每隔4年就要上演一场。从2018年开始的此轮猪周期,在饲料价格、疫情、非洲猪瘟等因素影响下,价格 ...

  桂小笋

  猪周期并不是新生事物,肉价上涨-存栏量大增-肉价下跌-存栏下降-肉价上涨,这样的周期差不多每隔4年就要上演一场。从2018年开始的此轮猪周期,在饲料价格、疫情、非洲猪瘟等因素影响下,价格震荡惊心,也被称为超级猪周期。伴随着猪周期的起起落落,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的现象不时穿插其中,每一个从业者都推动了它的出现,也成了它的受害者。

  应对猪周期,从业者要下绣花功夫。

  一是要加强数据信息的应用。猪周期频繁出现是整个产业生产模式粗放,信息化、技术化不足的结果。由于养殖的分散,生物防疫、抽检、监测等诸多环节存在着数据监测、统计不准确的问题,而这些不起眼的环节,又进一步拉升了养殖的成本,在猪周期的上行周期中,这些问题被可观的利润掩盖,而下行周期中,成本就成了企业能否支撑到下一个上行周期的关键。在养殖过程中,绝大多数中小养殖户对行业数据后知后觉,凭借本能进行生产经营。改变这种状况需要龙头企业、中小养殖户共同努力,使散碎的数据能够变得准确,发挥出指导生产的作用。

 〓是要提升规模化养殖占比。众所周知,我国生猪养殖行业目前仍旧以中小养殖户为主,龙头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有所提升,但从全行业来看,份额并不大,这种现状决定了散户成为决定供应量的关键多数,而供应量又决定着价格,二者互相制约,最终使得猪周期不断袭扰市场。中小养殖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较弱,也使得他们的生产经营随机性更大,长期来看,并不利于行业的降发展,要使养殖行业有较好的对抗市崇险能力,就要提升规模化养殖在市场中的份额。

  三是要加强生物技术在中小养殖企业的应用。在过往的猪周期经历中,突发大范围的疫病是造成猪周期变化的原因之一;而育种等技术的运用可以使经营成本得到改善。因此,在生物技术领域,要加强产学研的结合,使领先的技术能率先应用于产业,使产业需求在科研端能找到更多解决方案,这也是减缓猪周期对行业伤害的重要方法。

  综合来看,熨平猪周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从业者拿出绣花的耐心和恒心,改变过往生产经营的粗放模式,向优秀的制造业企业学习,抛弃暴富心态,学会向管理、供应链中要利润。在养殖、屠宰、销售各端加强联动,加强精细化运营。

本资讯标题,熨平猪周期 从业者要下绣花功夫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9-9 00:13 , Processed in 0.04286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