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查看内容

2021年食品安全谣言大盘点 你中招了没?

评论: 0|来自: 中国经济网

摘要: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23日讯 零添加最降!不粘锅做饭致癌!油条馒头别吃,会变笨!空腹不能喝牛奶!……随着公众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强,食品安全科普信息泥沙俱下,伪科学消息浑水摸鱼 ...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23日讯 零添加最降!不粘锅做饭致癌!油条馒头别吃,会变笨!空腹不能喝牛奶!……随着公众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强,食品安全科普信息泥沙俱下,伪科学消息浑水摸鱼搅动无数网友们一颗想要吃的安全的心。该吃不该吃,能吃不能吃?哪些是科普,哪些是谣言?朽盘点了2021年游荡在食品安全科普领域的谣言大户,看看你中招了没?

  谣言一:零添加就是最降?

  食品零添加概念愈演愈烈,为规范食品标识的标注,市场监管总局去年7月第二次对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进行公开征求意见,明确食品标识不得标注不添加零添加等类似字样。此前,我国明文规定直接约束不添加不使用未添加式误导性标注。食品零添加无添加概念愈演愈烈,各种零添加食品充斥市场,成为不少企业标榜降、高价格的代名词。

  谣言二:网红小众奶降糖护肝吸收快?

  营养价值高、吸收快,降糖护肝,增强免疫能力……近年来,骆驼奶成了奶制品中的网红,即便价格不菲,仍让不少人尤其是老年人买个不停。不仅是骆驼奶,水牛奶、羊奶、植物奶等小众奶都成为消费者的新宠,不少商家宣称水牛奶的营养价值比牛奶高出几十倍,而且脂肪含量更低、更易被吸收。一些推销羊奶粉的微商,宣称羊奶粉比牛奶粉更接近母乳,或宣称植物奶利于减肥等,都对消费者产生了误导。一些消费者以为喝小众奶更营养,满足了自己消费升级的需求,实际上可能花了更多钱换来的反倒是消费降级。

  谣言三:用不粘锅做饭,吃了会致癌?

  不粘锅对于家中掌勺或者喜欢做饭的人来说,简直就是神器。但是网传称不粘锅致癌,这是真的吗?那不粘锅还能用吗?

  特氟龙是聚合物,本身没有毒性。但是在过高的温度下使用时,可导致聚合物分解,释放有毒物质。然而,这里的过高的温度是指260℃甚至350℃以上。一般来说,符合国家标准的特氟龙涂层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都是安全的。

  谣言四:老人贫血是茶惹的祸?

  之所以会有喝茶导致贫血的说法,一个非常常见的理由是说茶中含有大量的单宁,这种物质与食物中的铁元素结合形成一种不溶性物质,阻碍了人体对铁的吸收,导致缺铁性贫血。单宁的确会妨碍铁的吸收,但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正常喝茶并不会对我们日常饮食中铁的吸收产生很大影响,也不会导致人体贫血。

  谣言五:油条馒头一口也别吃可信吗?

  如果食物中含有铝,有可能是添加了食品添加剂明矾。明矾又叫白矾,化学名称是硫酸铝钾(钾明矾)或硫酸铝铵(铵明矾),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能起到膨松、柔软的效果,还可作为固化剂用于海蜇加工,并能帮助粉条粉丝成型。根据国际权威组织的评估,每周每人每公斤体重容许摄入铝2mg(毫克)。如果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每周摄入不超过120毫克的铝,便不会导致铝在体内蓄积损害降。

  谣言六:空腹不能喝牛奶?

  部分人空腹喝牛奶不舒服,最要紧的原因其实是消化能力问题,特别是乳糖不耐受。空腹喝的时候,乳糖集中到达肠道,更容易引起肠道胀气、痉挛,甚至腹泻、腹痛等不良反应。如果先吃些淀粉类食物,胃排空减慢,乳糖被稀释,加上胃肠得到能量供应整体消化能力增强,喝牛奶后的不适感觉就会大大减轻,甚至消失。强者百无禁忌,弱者如履冰。一般体弱者、消化不良者、胃肠疾病患者、慢性疾病患者,需要对食物摄入的顺序特别在意。

谣言七:儿童食品更适合儿童?

 ∩以说,市售的儿童食品在成分上和成人食品基本上没有太大差异,通常只是把大包装换成精巧的悬装,价格就比同类成人食品高出一大截。更有商家为了吸引儿童,会额外多添加一些色素、香精、糖等。就目前而言,食品包装上是否含有儿童专用或儿童食品等字样并不重要,更不能将包装食品作为营养主要来源。最好的营养素来源应该是来自多种、天然的食物。

 谣言八:吃米饭得肝癌?

  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有毒物质,黄曲霉毒素是其中一个。黄曲霉在粮食中广泛存在,即使在大米中也不例外。我国规定大米、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允许量标准为10ug/Kg,也就是10ppb。黄曲霉毒素10 ppb只是可能遇到的最大含量,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大米是不会有那么高黄曲霉毒素含量的。

  谣言九:经常吃腐乳会致癌?

  营养学主任医师葩丽泽在科普中国专栏发文称,不能把腐乳和盐、腌菜混为一谈,大豆中的亚硝酸盐非常低,即使长达几个月的发酵也不会带来大量的亚硝酸盐,正确食用腐乳不会致癌。事实上,制作腐乳是以毛霉菌为主,也包括少量的经过特定方法严选的酵母菌、曲霉、青霉,但这些都是经过严选的有益食用菌,不会产生毒素。此外,红曲色素是红曲菌产生的天然色素,对人体十分安全。

本资讯标题,2021年食品安全谣言大盘点 你中招了没?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9-10 07:36 , Processed in 0.04793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