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6日,江苏常州市66岁的吴大爷,拎着一只红色塑料袋来到驻地派出所。这天是儿子让他来报案的,但他对于塑料袋里的抗癌药还有几分不确定:万一不是骗局呢,岂不是辜负了人家的一片好心吗?面对民警,吴大爷也说出了自己的疑惑:这抗癌药能是假的吗?受理案件的民警仔细记录后,判断这些装着抗癌药的瓶瓶罐罐背后,很可能有个诈骗团伙。后经警方立案侦查,一个以免费旅游、假冒名医专家、虚假检测等手段,专向老年人高价推销用保健品冒充抗癌药的诈骗团伙浮出水面…… 免费旅游暗藏玄机 2018年年初,吴大爷接到了自己常去的一家养生馆的电话。电话那头,销售人员小李告诉吴大爷一个好消息——为了回劳户,养生馆组织了一次无锡免费2日游。听说是免费旅游,吴大爷欣然前往。 到了度假村,包括吴大爷在内的20多名老人,由工作人员带队逛了附近的景点,而后做了一些互动游戏。由于年龄相仿,平时也都热衷于养生,老人们聊得很热烈,再加上度假村工作人员热情周到的服务,气氛很活跃。 各位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咱们这次旅游,不仅要让大家玩得开心,我们还特别准备了一个惊喜,为大家邀请到了几位神秘嘉宾!晚饭过后,工作人员为大家请出了这些神秘嘉宾。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些嘉宾是来自北京大医院的专家、名医。这些专家、名医们一上台,就给在场的老人们介绍了一长串自己的名头,比如中科院研究员抗癌专家,最差也是7年以上会诊专家。 怎么可能是假的呢?都穿着白大褂,还带着最新研究的文件。案发后,不少被害人在接受询问时,依然不愿相信自己被选中会诊的这份幸运,竟然从头到尾只是个骗局。吴大爷等被害人声称,之所以对专家们坚信不疑,不仅因为对方这一串响亮的名头,更重要的是,专家们对大家的病情把握实在是精准。 滴血测癌,精准设套 专家名医们讲座结束后,工作人员开始安排老人们进行一滴血检测。据介绍,这是某位专家发明的方法,只需要在手指上戳一下,取一滴血,连夜送到北京去检测,隔天一早就能检测出患癌风险的结果。 正是这滴血测癌,进一步加深了老人们对专家名医的信任。第二天,专家名医们再次出现的时候,手里多了一沓出自北京某知名高校实验室的检测报告。报告上,针对每个人的风险提示都精准无比。 报告上说我肝、肾、脑上的癌细胞活跃,说我老婆胰腺上癌细胞活跃。我老婆确实得过胰腺炎,被他这么一说,我们都害怕了。听完报告,老黄夫妇俩当即吓出了一身冷汗。再看看其他人,十之八九也都认可这份检测报告。 一些老人虽然现在还没有患癌,但是报告显示癌细胞浓度很高,据在场的专家分析,这是属于重度风险,必须强制预防,否则癌细胞会扩散。在现场紧张氛围下,绝大多数老人都问出了同样的问题:怎么预防?此时,专家们宽慰大家:不用担心,最新的研究成果,有一种药可以让人8年内不得癌。 这款神奇的产品,名为同健牌益寿泰胶囊(覆膜365)。专家们称,能有效防止癌细胞恶化,逐渐降低癌细胞浓度,最终达到不得癌的效果。一个疗程24瓶用量,价格原本要好几万元,但现在可以为患者申请宋庆龄基金会的优惠补贴,一个疗程只需要9980元。 一方面是對癌症的恐惧,另一方面价格又有如此大的优惠幅度,在场的老人纷纷掏钱购买,少则一个疗程,多则一次性购买了四五万元的产品。只要能不得癌症,这点钱不算什么。 老人们花了几万元觉得很值得,却不知,自从他们接受这趟免费旅游开始,一个圈套已经为他们设好。在旅馆住处的一个房间内,工作人员整理了从各个养生馆经销商那里收集来的客户档案,诸如老人们的年龄、职业、收入、病史、文化程度等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就可以制作精准的患癌风险报告。事后,被告人鲁正文交代,所谓的滴血测癌、连夜送往北京检测都是幌子,工作人员只是根据老人的病史,自己制作出所谓患癌风险数据。第二天,再由所谓的专家、名医团队利用假报告上的数值,以及老人的收入情况,给他们对症下药。而这些高达近万元一个疗程的抗癌药,只是普通的保健品,每瓶的成本仅8.4元。 2018年7月27日,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检察院受理此案,依法批捕41人。 检察官提醒:警惕免费旅游等套路 经审查,2017年11月以来,经南京市东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组织,被告人鲁正文、佴仁磊、谢冰等41人,以免费旅游、假冒专家、虚假检测等手段,将进价每瓶8.4元的保健品,以400多元的价格向老年人推销,受骗人数众多,涉案金额达数千万元。2018年10月16日,这起特大保健品诈骗案被常州市武进区检察院提起公诉。 本案承办检察官分析了此类骗子常用的套路:他们常扯上国家惠民工程政府补贴等光鲜旗号,假借境内外著名医药科研院所、基金会、行业协会等名头,顶着专家、名医、博士、教授、研究员等各种头衔,打着科技幌子,将其产品标榜为国内重大发明或国际科技领先成果。一般通过养生讲座、专家访谈、有奖听课、专家坐诊、免费体检、免费旅游、家访送礼、会员优惠、雇托销售等方式,忽悠老年人购买夸大功能的高价保健品。 为此,承办检察官提请广大老年消费者,在购买保健品时一定要擦亮双眼,要明白保健品不是药品,并不能用于治疗。而在选购保健品时,要选择正规的药店和大型商场,认准产品包装上的保健食品标志及批准文号,切忌通过路边不知名的养生馆购买。正规产品的批号在国家食药品监管总局的网站上可以查询,购买时注意索要正规发票和联系方式,收集保留好宣传资料,一旦自身权益受到损害,相关票据、资料等可作为维权证据。 |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9-10 12:26 , Processed in 0.04420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