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八方新闻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中国八方新闻 首页 国内新闻 查看内容

库容量150万份 满足未来50年育种需求

评论: 0|来自: 央视网

摘要:   原标题:库容量150万份 满足未来50年育种需求 记者探秘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   2021年,中国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最高水平,连续七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最基本、最核心的基础种子被誉为农 ...

  原标题:库容量150万份 满足未来50年育种需求 记者探秘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

  2021年,中国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最高水平,连续七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最基本、最核心的基础种子被誉为农业的芯片。种质资源如何转化为良种,我国的种质资源保护现状如何?接下来跟随记者到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新库探个究竟。

  记者在中国农科院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新库看到,农作物种子正在通过带有视觉识别能力的机器人滚筒输送线进入零下18摄氏度的低温种子库。工作人员介绍,这些种子要经过两到三年的田间性状调查,鉴定为种质资源后,才有资格进入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研究员 辛霞:这是一份小麦种质资源,首先要确定这个种子的信息是完整的,判断一下它有没有病害、虫害,然后再进入发芽率检测,小麦种子我们控制它发芽率是90%以上才能够入库保存。

  辛霞告诉记者,小麦、稻谷等种质资源保存在低温库,像马铃薯、甘薯这些无性繁殖的作物种子则要保存在试管苗库和超低温库。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覆盖了世界上所有种质资源保存方式,实现体系化、规模化保存,而且保存全过程实现智能化、信息化,种子贮藏寿命达到50年,超过欧美等发达国家。

  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种质资源中心主任 李立会:我们库的设计容量是150万份,能够满足我们国家未来50年种质资源安全保存、精准鉴定、新基因发掘和育种的重大需求。

 ≥了解,好的种质资源转化为好品种,还需要进行精准鉴定,明确它的高产、优质、抗病等特性,再通过杂交组配、辅助选择等手段,将优异的性状组合在一起形成突破性的品种。

  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种质资源中心主任 李立会:这个是一个小麦的野生种叫冰草,它的一个穗子上能够结到300粒以上,通常的品种40粒左右。我们通过与小麦之间的杂交,创造出了这是一个新的种质,育种家利用它就能够培育出高产的品种,能够增产16%以上。

 ≥介绍,我国培育推广的超级稻、节水抗旱小麦、抗虫耐除草剂玉米等一大批新品种,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达到45%以上。

本资讯标题,库容量150万份 满足未来50年育种需求
温馨提示:
1、在网站里发表的新闻都来自网络,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网站的所有内容不保证其准确性,有效性,时间性。阅读本站内容因误导等因素而造成的损失本站不承担连带责任。
3、当政府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要求披露信息时,网站均得免责。
4、若因线路及非本站所能控制范围的故障导致暂停服务期间造成的一切不便与损失,网站不负任何责任。
5、通过任何手段和方法针对网站进行破坏,我们有权对其行为作出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广告合作/投稿邮箱zgbfxw@163.com|网站地图|手机版|中国八方新闻

GMT+8, 2025-9-10 19:00 , Processed in 0.04440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